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先发制人的词语解释

先发制人的词语解释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先发制人的解释是:先发制人xiānfā-zhìrén。(1)先下手取得主动,可以制服对方。先发制人[xiānfāzhìrén]⒈先下手取得主动,可以制服对方。例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藉传》英anticipate。

先发制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先发制人详细内容】

⒈先下手取得主动权,可以制服对手。引《汉书·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史记·项羽本纪》作“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司马贞索隐:“谓先举兵能制得人。”《隋书·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清昭槤《啸亭杂录·拉傅二公》:“不若先发制人,虽死犹生,亦可使继之者易为功也。”浩然《艳阳天》第八七章:“马之悦这么想着,没等萧长春说完最后一句话,马上就开口,要来个先发制人。”

二、辞典修订版

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动权而制伏对方。《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隋书.卷七零.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三、成语词典版

01.《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项籍》:「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02.《隋书.卷七零.李密列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03.《宋史.卷三九九.宋汝为列传》:「去夏诸帅各举,金人奔命败北之不暇,兀术深以为虑,故为先发制人之动。」04.《资治通监.卷一零二.晋纪二十四.海西公太和四年》:「太宰恪之子楷及垂舅兰建知之,以告垂曰:『先发制人,但除评及乐安王臧,余无能为矣。』」05.《续资治通监.卷九一.宋纪九十一.徽宗政和元年》:「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直得志,先发制人,事不侔矣。」06.《明史.卷二一零.徐学诗列传》:「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机械足以先发制人,势利足以广交自固,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07.《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借兵向镐,以救王后,必要天子传位于故太子,此伊周之业也。语云:『先发制人。』机不可失。」08.《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他还怕那通判同他理论,却去先发制人,对那通判说:『本钱没了,要添本;若不添本,就要倒了。』」09.《飞龙全传.第四三回》:「依臣儿之见,父王即当命将兴师,往彼问罪,先声所至,可以不战而定,所谓先发制人,易与为力之道耳。」10.《隋唐演义.第七七回》:「且说太子重俊,闻知韦后欲要谋废,他心怀疑惧,又恐为三思、婉儿辈所陷,因欲先发制人。」11.《荡寇志.第四八回》:「至希真想图我新泰,我不如用先发制人之法,攻他蒙阴。」

四、典故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两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最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五、关于先发制人的近义词

先下手为强  先声夺人  

六、关于先发制人的英语

preempt  pre-empt  forestall  preemptive  lifeman  get the drop on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先发制人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