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相关成语是:巧夺天工、神工天巧、工工整整。
巧夺天工的拼音是:qiǎo duó tiān gōng。注音是:ㄑ一ㄠˇㄉㄨㄛˊㄊ一ㄢㄍㄨㄥ。词性是:成语。
巧夺天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巧夺天工详细内容】
古代成语,“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巧夺天工”常误写为“巧夺天宫”,应注意。】
二、辞典修订版
虽是人工制造,但是精巧胜过天然。比喻人工巧妙神奇。清.洪昇《长生殿.第二二出》:「妃子巧夺天工,何须更乞。」
三、典故
甄氏是中山郡无极县人。其祖父甄邯曾任汉太保,世袭颁布俸禄二千石。他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令。甄氏三岁时,父亲病故。甄氏天资聪明,九岁时经常到书房外偷听哥哥们读书,常用诸兄笔砚写字,在此执教的老师,为甄氏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便破例收下了这个女学生。长大后,甄氏才学见识名冠当时,尤以诗作见长;而其貌之美,可以倾国。当地有一算命先生,颇有些名气,据说能算出一个人的未来吉凶。甄夫人请算命先生为女儿看相算命,算命先生一见甄氏姑娘,大吃一惊说:“此女将来贵不可言!”,当时,出身于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的袁绍,担任冀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牧,他的第二个儿子袁熙尚未成亲。袁熙听说甄氏才学出众,貌若天仙,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门当户对,请求父亲派人去提亲,这样,甄氏便嫁到了袁家。后来,袁绍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取胜,他的三个儿子也各领一州。但好景不长,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不久吐血而亡。他的次子袁熙不久也被公孙康杀死。此时,袁绍的夫人刘氏和甄氏一起住在邺城(汉献帝被曹操迎接迁都至许昌,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故家眷居邺)。曹操的长子曹丕破邺城后进入袁府,见到甄氏即被她的美貌所惊呆,他当即要她理一下披散的头发,见甄氏脸上有泪痕,并递过去手帕让她擦脸。临走时,留下一队卫兵保护袁府,不许外人闯入。不久,曹丕禀明曹操,派人把甄氏接到自己府里,与她喜结良缘。自此曹丕对甄氏宠爱无比,百依百顺,曹操死后,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甄氏被立皇后。当时甄氏已年过四十岁,容颜衰败。为了能使曹丕长久宠幸自己,她每天早晨都要花很长时间梳洗打扮。据说在她宫室前的庭院中,有一条长得非常美丽的绿色的蛇,它嘴里时常含一颗红珠。每当甄皇后晨起梳妆打扮的时候,它就在她面前签署成奇巧的形状。甄皇后后来注意到,这条蛇每天筋同的形状,从来不重复。于是,她就模仿它的形状梳头。时间久了,甄皇后的头发虽然是用人工梳成的,但它的精致巧妙可称得上“巧夺天工”。当然,她每天头发的形状也是变化不同的,后宫的人都称它为“灵蛇髻”。曹丕见了后,觉得她仍然非常年轻漂亮,还是对她十分宠爱。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美貌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下诏赐死。曹丕死后,甄皇后所生长子明帝即位,追谥其母为文昭皇后,另建寝庙,曰“文昭庙”,世世享祀,与祖庙相同。此成语源于甄皇后为永葆青春秀美,精心梳理“灵蛇髻”,以取悦皇上的故事。
四、其他释义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五、关于巧夺天工的词语
六、关于巧夺天工的造句
1、还有其他二十来座古建筑物,并不耻于让自己巧夺天工的英姿湮没在这一片混乱的、窄小的、阴暗的深街之中。
2、回廊千转,转过一角,便能见一处新景,一座假山,一池秋水,一株古树,凡此种种,设计奇妙,巧夺天工,正予人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3、美人谷的“睡美人”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鳄鱼谷内的奇石形态各异,仿佛条条大鳄,嗷嗷待食,如果晚上看,还真有些吓人呢。
4、让人最震撼的是,鹰窝峰的最顶端耸立着一棵挺拔的云松,无论怎样的巧夺天工的盆景,都比不上这样的自然奇景。
5、三峡大坝真的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建筑,简直是天衣无缝、巧夺天工。
6、贤妃姐姐的吉庆宫雄伟富丽,据说是宫里最豪华的宫殿,真的是白玉堆砌,巧夺天工,仅就宫门口那对狮子也是汉白玉做的,就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