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田夺牛的相关词语是:蹊田夺牛、屯田蹊径、蹊田。
蹊田夺牛的拼音是:xī tián duó niú。注音是:ㄒ一ㄊ一ㄢˊㄉㄨㄛˊㄋ一ㄡˊ。词性是:成语。
蹊田夺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蹊田夺牛详细内容】
⒈亦省作“蹊牛”。引《左传·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宋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而祁(宋祁)亦因此而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明史·郑洛书传》:“宏(费宏)不去,则有持禄保位之誚;璁蕚不去,亦冒蹊田夺牛之嫌。”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
二、国语辞典
蹊,践踏。牵牛的让牛踩了别人田地,结果被人将牛夺走。语本《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后以蹊田夺牛比喻惩罚过重。《明史.卷二○六.解一贯传》:「宏不去,则有持禄保位之诮,璁、萼不去,亦冒蹊田夺牛之嫌。」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蹊,践踏。牵牛的让牛踩了别人田地,结果被人将牛夺走。语本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后以蹊田夺牛比喻惩罚过重。明史˙卷二零六˙解一贯传:宏不去,则有持禄保位之诮,璁、萼不去,亦冒蹊田夺牛之嫌。
四、出处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五、关于蹊田夺牛的成语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