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字的国语辞典是:一种异体字。流行于世俗,写法有别于正体字的另一种字体。俗字[súzì]⒈一种异体字。流行于世俗,写法有别于正体字的另一种字体。反正字英语nonstandardformofaChinesecharacter德语populäreDarstellungFormeineschin.Zeichens,unerzogenerAusdruck(S)。
俗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俗字详细内容】
俗字súzì。(1)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俗字[súzì]⒈俗体字,异体字的一种。过去文字学家称流行于民间的文字为俗字,别于正字而言。例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颜氏家训·杂艺》英charactersinpopularform;
二、引证解释
⒈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⒉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郭绍虞校释引陶明濬《诗说杂记》:“何谓俗字?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红楼梦》第七六回:“﹝‘凹’字﹞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青苔赋》……不可胜举,只是今日不知,悮作俗字用了。”
三、其他解释
1.谓通俗流行之字,别于正体字而言,如:雄(雄)、其(台)、囬(回)、耻(耻)、吊(吊)、胆(胆)、却(却)、竒(奇)之类。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序》:「书以平上去入四声为次,具言俗通正三体,偏旁同者,不复广出,字有相乱,因而附焉,所谓俗者,例皆浅近,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傥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谓通者,相乘久远,可以施表奏、牋启、尺牍、判状,故免诋诃。所谓正者,并有冯据,可以施着述、文章、对策、碑碣,将为允当。」;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至梁天蓝之闲,斯风未变,大同之末,讹替滋生,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前上为草,能旁作长之类,是也。朝野翕书以为楷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
四、其他释义
1.即俗体字。旧时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别于正体字而言。2.习用而无新意之字或不高雅之字。
五、关于俗字的造句
1、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唐代“三书”中的俗字类型进行梳理。
2、方块白文的书写符号系统与汉字俗字有很密切的关系。
3、陆费逵提出的使用俗字的简化汉字设想和思路,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回应,当时汉字改革的主流还是切音字、简字等。
4、俗字列文说:“一个是使用蓝牙作为一个等效的排序,因此,如果拒绝关闭互联网,你实际上仍然可以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分配。”。
5、所以,考订俗字,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6、由于不明俗字俗语,在白话小说整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失校、误校、擅改的情况。
六、关于俗字的诗词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