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刚愎自用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刚愎自用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刚愎自用的汉语大词典是:倔强固执,自以为是。本作“刚戾自用”,后多作“刚愎自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明史·章纶传》:“纶复独奏给事中王让不赴考察,且言明刚愎自用,己言多不见从,乞与明俱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汝向人说我刚愎自用,有之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引刘鹗语:“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刚愎自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刚愎自用详细内容】

倔强固执,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二、网友释义

刚愎自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铜墙铁壁铸成的思想,油盐不进,水泼不进,任何人的谈话,都听不进。【“刚愎自用”常误写为“刚复自用”,应注意。】

三、国语辞典

性情倔强,固执己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上.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也作「刚愎自任」、「刚褊自用」、「刚戾自用」。刚愎自用[gāngbìzìyòng]⒈性情倔强,固执己见。明·沈德符也作「刚愎自任」、「刚褊自用」、「刚戾自用」。引《万历野获编·卷上·吏部·大计部院互讦》:「各堂上官不从臣言,而都御史高明,刚愎自用,十三道御史岂无一人可斥?高明心怀不公。」成语解释刚愎自用

四、典故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五、关于刚愎自用的词语

刚愎自用  直直愎愎  刚愎自任  狠愎自用  专愎自用  愎过自用  

六、关于刚愎自用的英语

bullheaded  bullheadedness  not willing to listen to advice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刚愎自用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