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一、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1、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如下:(1)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要负相对刑事责任;(2)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如果犯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毒罪、放火罪、爆炸和投毒罪的,要负刑事责任;(3)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触犯刑法的话,会从轻或减轻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刑事责任年龄如何认定1、书证,书证包括户籍证明、出生证、防疫保健卡、学籍卡等,这些可以作为认定被告人年龄的依据;2、鉴定结论,常见的鉴定有骨龄的鉴定、牙齿的鉴定等。
第3种观点: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年龄达到了刑法规定的界限,就要受到刑事制裁;不够岁数,也就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三个阶段: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不满14周岁。也就是说,对于因不满14周岁的个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使构成了刑法上规定的犯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只对刑法规定的部分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对一般犯罪不受刑事制裁。刑法规定的部分犯罪是指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对此类犯罪,上述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6周岁。法律要求已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实施的违反刑法的一切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不是指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生日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几周岁。二、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意义刑法这样的规定,充分考虑了行为人的主观因素与社会客观因素,既不会放纵犯罪,也不会扩大刑法打击范围,以求找到刑法的教育作用与制裁作用的最佳结合点。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较特殊,所以在处罚上应掌握从宽处罚原则。即对于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因不够刑事责任年龄而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个人,对他人造成危害的,在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严格管教的基础上,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