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协议离婚中,若一方故意欺诈或胁迫对方,另一方可在一年内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否则即使净身出户,对方也不能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75字)
法律分析
若是双方协议离婚时,一方存在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另一方方可以在离婚后的一年内变更或者撤销原来的财产分割协议。若是不存在上述情形的,即便是净身出户的,另一方也不能变更或撤销原来的财产分割协议。
拓展延伸
离婚后财产分割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后,财产分割权益的保障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进行分割,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具体而言,离婚后财产分割的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明确规定了财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确保公平合理;其次,法院作为独立的司法机关,负责审理离婚案件,并根据法律规定判决财产分割;此外,离婚双方可以通过协议达成财产分割的约定,法律也予以保护;最后,如果一方不履行财产分割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确保权益得到落实。综上所述,离婚后财产分割权益的保障是通过法律制度和司法机关的运作实现的,旨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离婚后,财产分割权益的保障是建立在法律制度之上的,旨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婚姻法》规定,双方协议离婚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另一方可在一年内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否则,即便净身出户,原财产分割协议不可变更或撤销。法律明确规定了财产分割的原则和方法,法院负责审理并判决,双方也可通过协议达成约定。如有不履行义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之,法律制度和司法机关确保离婚后财产分割权益的公平合理落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