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通案件审理期限

普通案件审理期限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一、普通程序审理期限应该如何计算

1、我国人民法院对于使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六个月。

2、对于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3、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审限计算的规定是什么

1、从最初立案次日计算审限

2、案件从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虽然适用的是不同的程序,但是案件并不需要重新立案和重新送达起诉状副本,这些工作在简易程序中已经完成,不需要而且也没有必要重复。

3、在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后,只需要重新确定开庭日期,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组成人员,重新送达开庭传票,按照普通程序的要求进行开庭审理即可。因此转入普通程序后,案件的审理是延续的,审理期限仍应从案件立案之日起开始计算,即原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间也应理所当然地计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期限之中,而不应从转入普通程序之日起重新计算。当然,遇到特殊情况确需延长审限的,可按规定报经批准后依法延长。若案件由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审限从转入普通程序之日起重新计算六个月的话,那么就会人为地将案件审限延长到9个月,就是说一件民事案件不需办理延长审限手续,也可以在9个月内审结。这显然是把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机械地隔离开来,而且与我国民诉法有关审理期限方面的规定相悖,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综上所述,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后审限的计算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动,民事法庭正常情况下,立案以后比如需要六个月之内作出判决,但由于中间程序上的转换,符合延期审结的情形,但案件刚开始的计算时间点都是相同的。还有就是,案件之所以突然由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也是因为审理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特殊情况。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该内容由 林上乾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