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计算公式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其中:每月利息=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每月本金=每月月供额-每月利息

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虽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一、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计算公式

每月应还本金:a/n

每月应还利息:an*i/30*dn等额本金法每月应还利息=贷款结余金额×年利率/12

注:a贷款本金i贷款月利率n贷款月数an第n个月贷款剩余本金,a1=a,a2=a-a/n,a3=a-2*a/n...以次类推dn

第n个月的实际天数,如平年2月就为28,3月就为31,4月就为30,以次类推

由于每月所还本金固定,而每月贷款利息随着本金余额的减少而逐月递减,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法在贷款初期月还款额大,此后逐月递减(月递减额=月还本金×月利率)。例如同样是借10万元、15年期的公积金贷款,等额还款法的月还款额为760.40元,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首月还款额为923.06元(以后每月递减2.04元),比前者高出162.66元。由于后者提前归还了部分贷款本金,较前者实际上是减少占用和缩短占用了银行的钱,当然贷款利息总的计算下来就少一些(10年下来共计为3613.55元),而并不是借款人得到了什么额外实惠!

此种还款方式,适合生活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看病、孩子读书等)或预计收入会逐步减少的人使用。

二、两种还贷方式的比较

(一)计算方法不同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

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

(二)两种方法支付的利息总额不一样

在相同的贷款金额、利率和贷款年限的条件下,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利息总额少于等额本息还款法。

(三)还款前几年的利息、本金比例不一样

等额本息还款法前几年还款总额中利息占的比例较大(有时高达90%左右),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本金平摊到每一次,利息借一天算一天,所以二者的比例最高时也就各占50%左右。

(四)还款前后期的压力不一样

因为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的还款金额是一样的,所以在收支和物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次的还款压力是一样的;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次还款的本金一样,但利息是由多到少、依次递减,同等情况下,后期的压力要比前期轻得多。

(五)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货币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一般来说,年初的一元钱价值要小于年底的一元钱,这是由于资金在周转使用后会产生增值。时间越长,资金实现的增值越大。不同时期的资金不能简单的比较大小,更不能相加。在比较不同时期的资金大小时,应根据资金的时间价值折算到同一时期才能进行比较。在比较两种还款法的偿还本息多少时,如果直接将各期应偿还的绝对值相加进行比较是不客观的。通过考虑时间价值,导致不同支付之间产生不同利息的因素,两种还款法的数量上是一致的。

(六)两种还款适合不同人群

两种还款方式从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银行之所以规定两种住房贷款的还款法主要是为了指导商业银行为按揭购房者提供不同程度的信贷支持。比较来年骨折的还款金额,可以看出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年还款额是逐年递减的,但前期的年支付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还款法,负担较重,适用于有一定积蓄或前期收入较丰厚,但后期收入逐渐减少的借款人,如中老年人等。等额本息还款法每年的还款额相等,适用于预期收入稳定或递增的借款人,如青年人。计划贷款买房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特点,包括各项收入、保险证券等其他借钱渠道等综合情况,与银行协商确定采用还款法,并订立合同。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