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申诉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书面或口头申请,调解组织应充分听取双方陈述,帮助达成协议。调解协议书需双方签字并经调解员签名后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可向两地申请,以履行地为主。劳动争议中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法律分析
一、劳动纠纷申诉期限是多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如何申请劳动争议调解?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三、劳动仲裁的管辖地怎么确定?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结语
劳动纠纷申诉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当知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仲裁后,若一方主张权益、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会中断仲裁时效,重新计算。不服仲裁裁决的一方,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书面或口头进行,调解组织应充分听取双方陈述,耐心疏导,帮助达成协议。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可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向两地申请时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准。劳动争议中,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