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刑事审判中可以对被告人进行附带民事赔偿的判决。但是,如果判决生效前需要调整赔偿金额或责任承担方式,就需要考虑其合法性问题。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在刑事审判中,对被害人的损失给予补偿的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一审判决在生效前,当事人可以请求修改或撤销,但审判机关认为必须等待上诉或者抗诉决定后再决定的除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内容。
4.《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赔偿方式和赔偿金额。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一审判决生效前,当事人对附带民事赔偿的数额、责任承担方式有异议的,应当向原审判院提出改变附带民事赔偿请求。
综上所述,一审判决生效前,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附带民事赔偿的数额或责任承担方式。如果原审判院认为必须等待上诉或抗诉决定后再决定的除外,调整赔偿金额或责任承担方式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