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欠钱不还要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

欠钱不还要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在七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书。

法律分析

一:审判立案,等审判完了,会下判决书;二:判决下来后,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可以申请执行立案。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拓展延伸

欠债不还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欠债不还涉及到债务关系的履行问题,其后果及法律责任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的行为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债务人进行强制执行;2.债务人可能面临财产被查封、冻结,甚至拍卖变卖的风险;3.债务人的信用记录可能受到影响,对其未来的借贷和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4.债务人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旅行、担任法定职务等权利;5.在严重情况下,债务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例如诈骗罪等。因此,债务人应当认真履行债务,以避免不利后果及法律责任的发生。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对方未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况下,您可以申请执行立案,债务人可能面临财产被查封、冻结,信用记录受到影响,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承担刑事责任等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不利后果及法律责任的发生,债务人应当认真履行债务。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寻求法律援助,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六条 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

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

有关公民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百五十条、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