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什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应及时审查并认定是否需要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认定需要立案,应及时办理;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需制作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给控告人。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立案的条件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立案机关管辖。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应当予以立案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拓展延伸

刑事诉讼立案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决定是否立案追诉的依据和要求。其适用范围包括各类刑事犯罪行为,如盗窃、故意伤害、贪污受贿等。具体要求则根据不同的犯罪行为和情节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是否构成犯罪和证据是否充分。构成犯罪要求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并具备主观故意或过失。证据充分要求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包括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此外,还需考虑社会危害程度、追诉期限等因素。总之,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保障刑事案件审查和追诉公正、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结语

刑事诉讼立案标准是保障刑事案件审查和追诉公正、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立案机关应依据犯罪事实和证据充分性,及时决定是否立案。对于不予立案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及时送达控告人。立案标准的确定需要考虑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证据充分性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

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三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行政执法机关的复议申请后三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