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品售假100万,主犯被判刑几年?

药品售假100万,主犯被判刑几年?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售假药罪判刑几年,要看售假药数量和情节严重程度。销售100万假药判刑十年以上,金额超过50万元属特别严重情节,可判无期徒刑或死刑。若造成严重伤害,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药品售假侵犯国家管理制度,危害公众健康。售假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销售假药行为会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判决根据情节轻重,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死刑。

法律分析

一、药品售假100万判刑几年

十年以上。销售一百万假药的行为构成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如果是是对人造成了严重伤害,则判刑要低一点,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销售假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对药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了一套保证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用药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构成对国家关于药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时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3、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药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销售者即药品的有偿提供者。

4、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当然,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销售假药罪的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假药,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而对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在销售领域内必须具有明知是假药而售卖的心理状态,对不知道是假药而销售的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销售假药的行为是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管理制度,是会让他人的人身健康受到威胁,只要实施此行为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在判决时就会按造成的情形大小来进行判决,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者是会高达死刑的,案件的情形不同所存在的处罚标准就会不一样。

结语

销售假药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管理制度,同时也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销售一百万假药的情况,其构成销售假药罪,刑期一般在十年以上。若该行为导致他人严重伤害,则刑期可相应减轻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也会受到处罚,刑期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于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刑期可高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销售假药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以维护公众的健康和药品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二条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劣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八条 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