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的执行权归谁?

取保候审的执行权归谁?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公务员涉嫌犯罪即使取保候审也会被开除。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情况主动采用或根据申请决定。决定后需填写决定书和通知书,经审核签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接到申请后应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决定后需批准并签发决定书和通知书,要求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法律分析

一、取保候审会开除公职吗

发现公务员涉嫌犯罪,即使取保候审了,也一样会被开除的。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因此,要是公务员涉嫌犯罪,即使取保候审了,也一样会被开除的。

二、取保候审由谁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公、检、法机关都有权采用取保候审。在程序上又分为:一是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直接主动地采用取保候审;二是根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所聘任的律师的申请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决定取保候审。可见,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检、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后,由办案人员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通知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由领导签发。再由承办人员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告知其各自应当遵守的规定及承担的义务,违反规定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并要求其出具保证书并签名或者盖章。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会影响公职稳定?

在取保候审期间,是否会影响公职稳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保释人仍然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虽然取保候审本身并不直接导致公职的解除或撤销,但如果被保释人的行为或涉嫌犯罪行为与其担任的公职有关,相关机构可能会对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取保候审期间可能对公职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案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建议被保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尽量遵守法律规定,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以维护公职稳定和个人形象。

结语

在我国,公务员涉嫌犯罪即使取保候审,仍会被开除。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由公、检、法机关决定。在取保候审期间,被保释人仍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尽管取保候审本身不直接导致公职解除,但涉嫌犯罪行为与公职相关时,可能会受到调查和相应行动的影响。建议被保释人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公职稳定和个人形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