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资拖欠:依法维权与签订劳动合同

工资拖欠:依法维权与签订劳动合同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问题:证明劳动关系需合同、工资证明,无合同可用其他证据;恶意拖欠需全额支付工资及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解决方法:先协商,不成可举报、申请仲裁,不满可起诉。

法律分析

1、首先要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的数额,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证明等。

2、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3、对于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除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4、有了足够的证据后可以先和老板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十五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劳动法律保护:维权之路与合同保障

劳动法律保护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其中维权之路与合同保障起着关键作用。当工资拖欠问题出现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依法维权来追讨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包括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劳动诉讼等途径。同时,签订劳动合同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合同明确了雇佣关系、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等关键条款,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劳动者应加强自身法律意识,依法维权,同时与雇主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

合理维权,确保劳动者权益。通过充分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证明等,证明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数额。若无合同,可凭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证言、录音等作为证据。恶意拖欠需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可先协商解决,如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不满仲裁结果可在十五天内起诉法院。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权,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