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筒的拼音是:yún tǒng。
筠筒的注音是:ㄩㄣˊㄊㄨㄥˇ。结构是:筠(上下结构)筒(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1.亦作'筠筩'。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3.指取鱼器。基础解释是:亦作/'筠筩/'。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3.指取鱼器。引证解释是:⒈亦作“筠筩”。⒉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引唐沉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緑,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筩晕碧,金丝细细初捻。”⒊指取鱼器。引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魴鲤。”。7、综合释义是:亦作“筠筩”。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唐沉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緑,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筩晕碧,金丝细细初捻。”指取鱼器。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魴鲤。”。8、网友释义是:亦作“筠筩”。1.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唐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筩晕碧,金丝细细初捻。”2.指取鱼器。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9、汉语大词典是:亦作“筠筒”。(1).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唐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筒晕碧,金丝细细初捻。”(2).指取鱼器。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10、其他释义是:1.亦作'筠筩'。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3.指取鱼器。
筠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筠筒详细内容】
1.亦作'筠筩'。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3.指取鱼器。
二、综合释义
亦作“筠筩”。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唐沉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緑,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筩晕碧,金丝细细初捻。”指取鱼器。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魴鲤。”
三、网友释义
亦作“筠筩”。1.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唐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舡示舍弟兼寄侯郎》诗:“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清朱研《天香》词:“石火敲红,筠筩晕碧,金丝细细初捻。”2.指取鱼器。宋王安石《伤杜醇》诗:“藜杖牧鸡豚,筠筒钓鲂鲤。”
四、其他释义
1.亦作'筠筩'。2.竹筒。相传楚人祭屈原以竹筒贮米投江。3.指取鱼器。
五、关于筠筒的成语
六、关于筠筒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