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太和元年(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开皇初年(582年)被废黜。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拼音是:yóu。笔画是:12。部首是:氵
游的结构是:左右结构,笔顺是:点、点、提、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撇/横钩、竖钩、横。
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游姓郡望 【点此查看游的详细内容】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太和元年(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开皇初年(582年)被废黜。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二、关于游的组词
三、关于游姓姓氏源流
一、游yóu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及峡江、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及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高山族、布依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姬姓,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春秋时郑有游吉,即子太叔,正卿;北魏有游雅,广平人,东雍州刺史;前赵有游子远;宋代有游九言;明代有游居敬,云南巡府;清代有游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