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姓殷的郡望

姓殷的郡望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陈郡:亦称陈国郡,秦朝时期置郡。西汉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开皇初年(581年),陈郡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拼音是:yīn。笔画是:10。部首是:殳

殷的结构是:左右,笔顺是:撇、撇、横折、横、横、横折钩、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捺。

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殷姓郡望    【点此查看殷的详细内容】

陈郡:亦称陈国郡,秦朝时期置郡。西汉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开皇初年(581年),陈郡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二、关于殷姓姓氏源流

一、殷yī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霸县,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内蒙与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澄海,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鲜、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三、关于殷的历史名人

殷姓古代名人

殷融字洪遠,陳郡人。喜歡《易》、《老》之學善屬文而不善口辯,其兄之子殷浩每與之談,殷融總談不過殷浩。桓彝見而歎美之,與東晉第一美男子衛玠交往甚密。著有《像不盡意》、《大賢須易論》。

殷浩東晉(?-356年),字淵源,陳郡長平人,殷融之侄。軍事將領,因會稽王司馬昱提拔而一度與桓溫於朝中抗衡,但後因北伐失敗而被廢為庶人。

殷仲堪南北朝(?-399年),陳郡長平人,殷融之孫。東晉末年重要官員,官至荊州刺史,曾兩度響應王恭討伐朝臣的起事,在王恭死後與桓玄及楊佺期結盟對抗朝廷,逼令朝廷屈服。後來卻被桓玄襲擊,逼令自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殷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