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的中医调理方法 吃什么中药调养好适宜阴虚体质的药膳
药膳是一种介于中药方剂与普通饮食之间的食品,兼具药物的功效和食物的美味,是养生保健的必备品。对于阴虚体质者来说,药膳主要应该发挥滋阴生津润燥的功效,所以一般用来滋阴的药膳,常常是流体类或者半流体类,以粥、汤为主。中医学上常用的滋阴药膳有以下几种:
银耳雪梨红枣汤
主要材料
雪梨1个,银耳3朵,枣6颗。
做法
银耳泡发,撕小朵。雪梨切块,大枣、枸杞洗净。将所有材料一并放入锅中,旺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2小时。
党参煮马铃薯
主要材料
马铃薯2个,党参20克。
做法
马铃薯切片,党参切段;将准备好的材料倒入砂锅里,加水,煮约1小时,调味即可。
陈皮丝里脊肉
主要材料
猪里脊肉200克,陈皮15克。
做法
里脊肉洗净切片,腌制20分钟,陈皮切条;油热后炒肉至变色,再加入陈皮翻炒出锅。
红枣莲藕炖排骨
主要材料
莲藕600克,排骨250克,红枣10个。
做法
排骨洗净,焯水,莲藕削皮,切块。红枣洗净,去掉核,备用。将所有的材料放入锅中,炖约40分钟左右即可。
木瓜炖银耳
主要材料
银耳50克,木瓜100克、冰糖10克。
做法
木瓜去皮后切块,银耳用水泡发;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加入银耳,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木瓜块和冰糖,炖煮20分钟即可。
莲子汤
主要材料
银耳50克、干莲子30克,冰糖适量。
做法
银耳洗净切碎,莲子洗净;将材料放入锅中,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至银耳、莲子软糯,加入冰糖煮15分钟即可。
银耳优酪羹
主要材料
银耳50克,奶酪10克,藕15克。
做法
银耳泡发,藕切片,奶酪放于锅中,加水熬汤,再将银耳、藕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小火炖1小时即可。
西洋参甲鱼汤
主要材料
甲鱼1只,西洋参15克,枸杞5克。
做法
甲鱼洗净后切块,飞水;将甲鱼放入砂锅中,大火煮开后,再放入其他材料,小火煲煮2小时即可。
花椰菜炒蛤蜊
主要材料
西兰花250克,蛤蜊150克,料酒、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起油锅,葱姜爆香,倒入蛤蜊翻炒几下,再倒入焯好的西兰花煸炒,加入料酒,盐、鸡精,炒匀即可。
百合莲藕汤
主要材料
百合200克,莲藕300克。
做法
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莲藕洗净,切片。先将莲藕小火炖1小时,再加入鲜百合片,煮约10分钟即可。
枸杞银耳汤
主要材料
银耳50克,枸杞5克,冰糖适量。
做法
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朵;枸杞洗净备用。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炖煮约30分钟,再加入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玉竹沙参焖老鸭
主要材料
玉竹50克,沙参50克,老鸭1只。
做法
将玉竹、沙参放入锅内,加入老鸭块,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焖煮1小时以上,调味后饮汤吃鸭肉。
燕窝银耳羹
主要材料
燕窝6克,银耳9克,冰糖20克。
做法
将燕窝、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杂质,放入碗内,加入冰糖和适量清水,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即可。
蒲黄蜜玉竹
主要材料
鲜玉竹500克,蜂蜜50克,生蒲黄6克。
做法
锅中放适量开水,并将蜂蜜和蒲黄加入,再放入玉竹段,烧沸后用小火焖烂即可。
五味子爆羊腰
主要材料
五味子6克,羊腰250克。
做法
将五味子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滤汁;羊腰切腰花,爆炒,将药汁加入调味即可。
莲子银耳圆汤
主要材料
银耳10克,桂圆15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莲子、银耳一起泡发;桂圆肉用温水浸泡5分钟;将材料一起倒入煲内,加适量水,煮开后加入冰糖,转中小火炖煮90分钟左右即可。
白鸭冬瓜汤
主要材料
白鸭1只,茯神30克,麦冬10克,冬瓜500克。
做法
茯神、麦冬用纱布包后放入洗净的鸭腹内,加水,先煮30分钟,然后加入冬瓜,煮至鸭肉熟透即可。
参鸡汤
主要材料
童子鸡1只,人参5克。
做法
童子鸡洗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和调味料,小火炖3小时即可。
西洋参炖土鸡
主要材料
土鸡1/4只,西洋参5克,枸杞5克,米酒适量。
做法
土鸡洗净切块,飞水;将药材用大火煮沸,接着放鸡块、姜。待再次煮沸时,放入米酒,用小火炖煮30分钟即可。
阿胶牛肉汤
主要材料
阿胶15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
做法
将牛肉去筋切片,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阿胶及调料,溶解即可。
黄精蒸土鸡
主要材料
黄精、党参、山药各30克,母鸡1只,葱、姜、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母鸡洗净切块、飞水,装入气锅内,加入葱、姜、盐、味精,再加入药材,上笼蒸1小时即可。
莲藕红枣汤
主要材料
莲藕500克,红枣10个。
做法
莲藕、红枣洗净。将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小火煲1小时即可。
玉米红枣瘦肉粥
主要材料
大米100克,红枣、猪瘦肉、玉米粒各20克。
做法
大米煮成粥,再加入玉米粒、猪肉丝、红枣煮熟即可。
山药土茯苓煲瘦肉
主要材料
土茯苓50克,山药100克,猪瘦肉100克,大米50克。
做法
土茯苓和大米同煮,再加入切好的山药,煮约1小时后,加入切好的瘦肉,再煮15分钟即可。
●阴虚体质常用中药材
沙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用法:煎服。
◎用量:4.5~9克。
天冬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用法:煎服。
◎用量:6~12克。
麦冬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用法:煎服。
◎用量:6~12克。
石斛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法:煎服。
◎用量:6~12克。
玉竹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用法:煎服。
◎用量:6~12克。
生地
◎性味:味甘、苦,性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法:煎服。
◎用量: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