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及《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工伤致残赔偿金的调整,法律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调整时间。但是,根据劳动保障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规定,工伤致残赔偿金应当根据工资等因素进行调整。此外,工伤致残赔偿金的调整应当及时进行,以保障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第五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参照国家规定向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并依据国家规定向工伤职工支付工伤医疗费、康复费、工伤津贴、伤残补助金、死亡丧葬补助金等经济补偿。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根据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情况和所需管理费用的情况进行收支平衡。当工伤保险基金赤字时,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基金管理,节约支出,设法增加收入,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工伤保险费率和工伤赔偿标准。
3.《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条:各地应当根据职工工资总体水平、工伤发生率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时调整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
4.《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工资总额的计算方法,应当按照国家和各地有关规定和劳动部门的规定执行。
总结: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工伤致残赔偿金调整的具体时间,但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整,以保障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应当根据工资等因素进行调整,遵守劳动部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