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导论。导论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背景和通过调查所要达到的目标。
⑸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寻找调查研究的起点。
⑹研究方法的运用。需要对调查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如果是社会调查(定量研究)需要说明样本情况、抽样方法和资料的处理方法等;如果是实地研究(定性研究)说明个案的选取情况和个案的特征等。
⑺研究对象的界定。需要对调查研究的对象的边界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研究对象的情况。
⑻分析工具的运用。如果是社会调查(定量研究)需要把用到的计量模型进行说明,如果是实地研究(定性研究)需要把用到的理论工具进行说明。
⑼文章主体。作为以实证为特色的社会调查报告,行文必须紧扣获得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不能脱离材料,做到符合事实。
⑽结语。对于调查报告结语有三种形式:结论、小结和余论。结论是指通过上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获得的结论进行阐述,主要是用于社会调查(定量研究)的报告写作;小结是指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阐述,具体内容与摘要相符;余论是在文章最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者阐述文章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文章的不足之处。
⑾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对文中采用的他人成说进行的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姓前名后)、出版年份、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地点、出版单位(或期刊名)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照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序,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加入“”内。
例:文章中引用:(李,2005:P5),文后详细文献出处与之对应:李,2005,《社会冲突和阶级意识》,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⑿注释。注释是指对文中内容的解释,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
⒀文章正文标题、表格、图、公式连续编号。一级标题编号: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不用标点符号,四级及以下标题与正文连排。
⒁附录。对于实地研究(定性研究)的调查报告需要在文后列出质性材料等;如果是社会调查(定量研究)需要在文后列出问卷内容、公式推导等。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总结材料要求
(一)封面:包括项目名称、队长、参加者、指导教师、单位、联系电话、日期
(二)内容:建议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目录
第二部分:活动概况(活动开展时间、地点、参与人数、实践项目、专题调研、社会调查或科研攻关项目简介)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记录(遵循活动计划、结合实践主题,介绍活动行程、活动内容等)
第四部分:成绩成果(相关成绩成果、媒体报道、社会评价等)第五部分: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篇1000字左右)
第六部分:活动图片
第七部分:团队专题调研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或科研攻关报告第八部分:其它附件
(三)格式:
纸张:A4
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2cm,右2.5cm,左装订线1cm字体:宋体小四号(正文),黑体四号(章节标题)
行间距:1.5倍行间距;字符间距:标准
图片:清晰可用,格式美观,校级立项团队需扫描成彩色
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工作要求
各单位、团队应加强宣传意识和成果意识,在活动过程当中自觉、主动、恰当地对实践团队进行宣传。具体要求如下:
(一)策划好活动内容形式,突出活动特点,制订全程宣传方案。
(二)主动和新闻媒体取得联系,争取媒体对实践活动进行报道。媒体进行录像采访的,尽量拿到备份录像带或备份光盘。
(三)与当地政府、企业领导接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邀请对方题词或寄语。
(四)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保存活动照片。条件允许的团队可以拍摄DV或录像。
(五)在实践过程应该积极地发现先进事迹和个人,树立典型,及时宣传。
(六)有关新闻媒体、网站如下:
1、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共青团网站、中青网网站等中央级媒体。
2、视台、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共青团网站、山东学校工作网站等省级媒体。
3、山东大学报、山大要闻、青春山大网站(tougao@)、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网站,学生在线网站,生命在线网站等校内媒体。
4、各地市电视台、报纸等媒体。
(七)上述各种媒体报道素材、领导题词、照片、DV光盘等,应该妥善收集、保管。关于各类报道要注意随时做好记录。可通过保存网页,保存链接,截图等手段进行记录。暑假结束后交学院团委或校团委备案。务必做好报道的‘登记造册’工作。分类统计本团队的报道。如总计a篇,其中国家级b篇,省级c篇,县市级d篇,青春山大e篇,学生在线f篇,生命在线g篇。其中,非校内报道,需要把每一篇的报道名称,链接,截图或照片附上。以便日后整理工作的进行。
(八)社会实践稿件写作规范及投稿要求
深入推进社会实践工作是我校长期以来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使社会实践取得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让学生的社会实践真正起到服务社会与锻炼自己的目的,近年来学校对于社会实践报道工作的要求也愈加重视和细化。为方便各团队(或个人)及时反馈活动开展情况,使活动的影响最大化,特拟《社会稿件写作及投稿要求》,以期帮助各团队更好的宣传本团队的实践工作。
社会实践写稿规范
1、内容充实,切实反映活动开展情况
每日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稿件的素材来源,充实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为新闻提供很多有用信息,所以认真对待实践工作是一切的基石。稿件切忌流水账,勿以时间为主线记录每天的活动过程,没有突出重点的反应实践情况。这类稿件在编辑过程中会被大量删减次要信息,最终成稿篇幅较短。各队在编写稿件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可以围绕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点或者是遇到的问题,心得感受等方面展开叙写,尽量避免以时间为轴的记录方式。不同团队(或个人)应根据本队的实践内容突出特色,便于在学校、学院网站上甚至更高层次的网站、报社等进行展示。
2、写作规范,务必使用新闻稿写作手法
社会实践的报道和普通的新闻报道一样,只不过其内容是反映同学们在校外的活动风采,所以写作规范和普通新闻稿件的要求是一样的。标题和导语一定要反映事情的核心内容,新闻三要素必不可少。不熟悉新闻稿件写作要求的同学可以仿照报纸上、学校或学院的网站上的格式写,写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文章中尽量避免过多的出现“了”“啊”等口语化的词语,语句表述亦可参照相关通讯报道。切记报道者是以一名客观者的身份来对事件进行报道的,不要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要明确立场,尽量不要出现敏感词汇,把握好方向和尺度。除去采访稿和个人心得体会类文章之外,尽量以第三人称叙述,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减少评论性语句的出现,客观及时的反映开展内容即可,不用过多评述。
此外还应注意一些细节:
(1)关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最好使用规范,例如上午7时10分,下午3时30分,晚8时09分等;地点在第一次提及的时候尽量使用全称,以后提及可用简称。
(2)关于顺序和头衔:如涉及当地领导,领导排序一定要向当地有关部门咨询清楚,领导排序切勿弄错。领导头衔一定要准确,不要张冠李戴。
(3)关于标题:一定要让读者看到标题就能明确知道文章内容,尽量少用文学性特别强的标题,少用副标题。
(4)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性很强的修饰词,在援引别人的话语时,不要生编乱造。
3、照片清晰,客观反映实践生活
拍摄照片时请注意效果,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拍照,保证图片画面的清晰度。照片要以实践的场景为主,避免过多的集体合影。照片中应尽量突出标志性物件,既要体现实践内容,又要表明团队身份。简而言之,就是让别人只看到照片的时候就能知道是谁在做什么。
照片请做好标注,说明每张照片的内容。尽量多拍一些照片,分为主图和附图。主图即为能体现本次活动最重要的信息的一张图片,要求像素大小:600480;附图为辅助图片,大小要求300225。
稿件请署上作者名字以及团队的属性(比如:是学院团队还是支部团队等等),这样不至于使得稿件成为匿名稿件,而作者成为无名英雄。另外,最好附上联系方式,以防万一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和作者联系进行证实,以免耽误活动稿件的发表。学院网站会根据各队稿件质量选择性的往校网站投稿,校网站的稿件数量会影响到团队最终评比,各团队一定要引起重视,认真完成稿件。一般只发表三天之内的活动稿件,所以务必注意稿件的时效性。建议最好是在每次来稿时能够附上一些照片,照片要清晰。
投稿要求:
投稿邮箱:
来稿邮件名称:“投稿”字样+队名,照片和文章分开,不要放在一个Word文档里,文章字数尽量不少于八百字,图片清晰,发一份原件,另一份大小为300225的照片(如想作为主图,请标明,并将像素大小设为6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