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人工作经验范文

个人工作经验范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我校小学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县各级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们数学组现有教师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镇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数学学科带头人2人,多人次获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称号。

  二、工作特色

  1.正确定位教研组

  我校教学质量从建校初期的快速提升之后,由于地理位置、经费及生源等多方面的影响,一直处于徘徊的尴尬境地,有一种后继乏力之感。数学新教材的实验,为探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而苦无良策的我校,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我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它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效益。教研组工作开展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全体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将教研落到实处。必须改变教育教学的考核落实到年级和班级,教研组反而无足轻重的局面。为此,将数学教研工作的考核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对待。明确以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深化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为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教研组工作目标。正确的定位教研组,为教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活力,为教材实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2.端正组风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为了充分体现教研组的整体功能,我们将组风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强调每位成员都应有现代人的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形成凝聚力。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教研组文化或精神(教研组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指的是教研组教师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教研组教师的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和文化生活,是整个学科教研组的一种精神)。具体做法是:

  首先,成功的教研活动需要达到深度研讨才能有收获,我们的口号是“求真务实”。公开课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成员必须暴露个人的真实观点,于是和谐民主的文化氛围是基本保证。对于教研组工作模块之一的公开课教学活动,教研组按两种方式对待,对外的公开课,组内老师总是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备课和试讲,探索和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技能,尽量使公开课获得成功。对校内研修课,我们严格按照三定备课要求进行。在课后重视评课,评价工作往往分三步骤:第一、由上课教师对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思想和实践情况等作详细说明;第二、由组内其他教师各抒己见,每个人发表诸如“我上这堂课我会怎么处理”的观点,对课堂进行剖析;第三、在人人参与、互研互学的交流、探讨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层层深入,形成共识,给出最优化建议,促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取长补短中不断提高。

  其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公开课教学进行分层实施,一般由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上示范课、研讨课,起到专业引领作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主要是规范要求的优质课,渗透课改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他们在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 “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是教研组的另一项重点工作,“传帮带”既是传统,又是一种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熟的好方法。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资料提供给青年教师共享,近几年在我组有不少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崭露头角。教研组率先在全校提出数学组教师的课对外开放,使骨干教师真正起到引领作用。青年教师随时可以听课学习,老教师也乐意听青年教师的课,并及时指出优缺点,在相互切磋之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担起教学重担。

  3.加强理论学习

  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更新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为让每一位教师尽快实现教师教色的转化,教研组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隐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论为基础,密切结合我校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教育理论学习。主要学习形式有:

  1)定向式学习。 教研组将定期推荐一篇(本)认为值得大家阅读的数学优秀文章(书籍),提供给每一位教师学习,从中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积极结合实践撰写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反思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形成工作的新思路。

  2)案例式学习。 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带着课程的理念审视课堂实践的现状,用新课程理念来评价课堂中教与学的行为。通过教学案例的评析,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推进课改工作。每次听课后本年级段的每位教师要评课,其他年级段教师指定评析。每一位教师都将听课感受及时记录在听课本上以备查。

  4.抓实常规管理

  一、狠抓常规落实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1、加强常规检查,坚持“三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定期与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期中期末将进行全面检查,并要求挑选出常规检查中的优秀的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本在校内进行交流与展示。

  2、重视批改,期中、期末两次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本一起进行检查。3、突出听课环节,教研组将配合校领导深入课堂进行听课,以便了解教学一线的情况。特别要求年轻教师以虚心的态度多挤时间听课,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0节。

  二、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职能,狠抓教研与学科竞赛活动。

  1、教研组的活动要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活动、记录,期末有总结、考评。教研组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多学习,多取经。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的记载与交流工作。

  2、大组活动定时间,每周三课外活动。

  3、教研组指导、协调备课小组认真开展三定备课,要求小组内各位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集集体的智慧,初步形成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然后再由各位教师针对所任班级的实际有所推敲,同时要注意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调研测试。

  5.提倡创新精神

  如果说数学组有经验可谈的话,那么我们以为最大的经验在于创新。我们提出了“求真务实、努力创新”的口号。具体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数学实验开始时,我们就把教材实验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成立实验课题组。同时针对我校的实际,申报了《数学分层教学达标的研究》课题和《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的过程即是创新的过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调发展。

  2)公开课:对教学难点的处理,采取年级组老师就同一内容备课、上课,然后讨论比较。

  三、教研成绩

  我校小学数学组取得了如下成绩:

  县级优质课获奖1人次,县级教坛新星一人,县级先进个人2人,市级先进个人1人。教育教学论文(包括发表和交流),论文国家级1篇、省级2奖1篇。提高了老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强、能独挡一面的年轻教师。

  四、感想

  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教育科研。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深深认识到,教育科研要“眼高、手勤、创新”。请专家进来、走出去参观学习才能眼高;多动笔勤总结才会提高;创新才有实效。我校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成绩属于过去,面对变化的未来,人人将一如既往的走教科研兴校之路、做研究型教师。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