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党员心得体会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党员心得体会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建设质量,确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深度贫困地区等方面短板明显。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深度贫困是当前脱贫攻坚短板中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小康建设短板,是其中一项必须要完成的重点工程、必须要啃的“硬骨头”。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要逐县逐村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加大帮扶力度,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瞄准扶贫对象,找准致贫原因,打牢精准基础,对症对因下药,确保扶到点上。要坚持国家制定的扶贫标准,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实事求是,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调高标准。确保在脱贫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补齐民生短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现在的车子、房子、票子,变化之大超出想象。与此同时,民生的“短板”也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民生“短板”从温饱问题向生活质量问题转变、从收入增长速度向收入分配机制转变。“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腾飞,但毋庸讳言,快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抓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坚决的执行力、系统的协同推进落实好各项环保措施,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