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石化教育中心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xiāo( );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 )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 )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

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 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荡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D.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 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6.阅读下面的消息,回答问题。(4分)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3月15日至17日、3月20日至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尘暴项目专家透露,3月15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5克,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1040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为2.6万吨;3月20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9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

1

量5.6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斤尘土。

(1)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仿写:“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2分)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19分)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8.这首诗的颔联是写景的句子,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分)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回答问题。(15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

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⑤⑥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

⑦⑧

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⑨⑩

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9.解释下列词语。(4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2分)

2

11.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3分)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12.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6分)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14分)

袁中银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A)

②汽车尾气中,有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5米为万分之1.23。当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定值为100米时,车流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1000辆次为万分之1.04;1万辆次为1.40;2万辆次为1.82,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3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的最强致癌物,(B)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年都有大约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唤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共同心声 。

(选自《中国科普文选》,有删节)

13.读完全文,请你说说汽车尾气中除含有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烃类化合物外,还有 、 和其它化学微粒等。③④⑤⑥段说明了汽车尾气对人产生的危害,是按照由 到 的顺序来说明的。(4分) 14.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从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语言特点。(2分)

16.文章以“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7.联系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减少或避免汽车尾气污染。(2分)

(二)汉语,我为你不平(12分)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4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⑥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一个不懂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⑦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⑧“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⑨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⑩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8.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鲜明的情感态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句中“危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⑤段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请结合全文写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4分,至少写出2点)

(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已在全球兴起。汉语教师的缺口非常大(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 万,而当时只有4万人)。 答:

5

22、你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你该如何捍卫汉语? (2分)

答: 四、写作(50分)

23、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