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得如厕的基本规定和方法。
2. 培育幼儿良好如厕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认得到如厕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紧要性。
教学重点:
1. 培育幼儿良好如厕习惯。 2. 认得如厕的基本规定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让幼儿认得到如厕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紧要性。 教学准备:
1. 一些幼儿喜爱的可爱毛绒玩具和贴纸,用来嘉奖幼儿。 2. 适合幼儿阅读的有关如厕的图书,如《小鸟Pixi爱上洗手盘》等。
3. 活跃气氛的音乐儿歌。 4. 如厕相关的图片和图表。
5. 活动前准备好水、肥皂、纸巾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系好安全绳,带领幼儿进入卫生间。
2. 与幼儿一起唱一首有关如厕的儿歌,如《小兔放屁屁》等。 3. 引导幼儿谈论上厕所的感受和经过,例如,“上厕所是什么感觉?”,“你们是怎么上厕所的?”
二、讲解如厕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1. 在黑板上用图片和文字向幼儿讲解如厕的基本规定和方法,例如:“坐在便盆上,不要扶着便盆;用纸巾擦拭身体,并将纸巾放入垃圾桶中;洗完手用纸巾或者手干机擦干手;避开在厕所里玩耍。”
2. 引导幼儿关注如厕前和如厕后的洗手习惯,并且与幼儿一起操作洗手程序。
三、巩固复习
1. 让幼儿自上厕所以来做个小测验,检测他们对如厕的基本规定和方法的把握程度。
2. 引导幼儿自行上厕所,并在完成后询问幼儿如厕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习惯。
四、总结
1. 提示幼儿如厕的紧要性,并激励幼儿从小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嘉奖。 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实际需求,教学效果如何? 依据幼儿的生活阅历进行教学,充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把握如厕的基本规定和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幼儿们都很乐意跟着老师一起上厕所,并且自发遵守规定。
2.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没有遗漏?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没有遗漏。不过可以在讲解如厕规定和方法前,先让幼儿看动画片等娱乐节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为幼儿上一节课留下美好的回忆。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采纳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制造自动学习的环境。除了讲解,还涉及了亲身体验,让幼儿通过本身的实际操作,将理论学问转化为实践技能。
4. 教学材料是否充分且使用合理?
教学材料充分,并且使用合理。教学中采纳了多种材料,如戏剧表演、儿歌、课件、图片等,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
5. 对于参加课堂的幼儿是否能够有所启示?
在课堂结束后,幼儿捧着本身细心做的工艺品离去,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充足,这说明本次课堂成功地引起了幼儿们的爱好,他们也能够从课堂中得到所需的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