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4期 Vo1.29 No.4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J ining Teachers’College 2006年8月 Aug.2006 文章编号:1004--1877(2006)05—0005—03 教师与教育现代化 杨丽英 ,邵丽敏 (1.枣庄市教育局,山东枣庄277100;2.济宁艺术学校,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终身教育观,掌新的教学模式,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来应对挑 战。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21世纪;教师;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所面I临的课程内 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思想品质和符合时代精 容正发生重大变化。新课改要求学校须开f必修课 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根据网络技术现代教育的 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 特点,其培养的人才应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同构成课程管理体系。这使得教育内容具有重大 (1)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2)具有较 的突破性。课改以后,在课程没置上,不仅内容人 强的网络能力。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现实的 大拓宽,而且注意打破学科界线,实现课程的多样 生存空间,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包括学会在网络空 化、实用化、个性化。很多教师面对教学内容的调 间中生存、学习、做事、合作等。因此,较强的网络 整,课程设置的变化,首先感到的是继续教育的必 能力也就意味着具有较强的现实生活能力。 要件和紧迫性,想学而又因个人年龄和家庭子女 要接纳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 抚养上的冲突,在心理上不能跟上教学内容的调 以教师为中心,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师的任务 整,在学科转向上又不能很快地适应角色要求,由 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的任 此时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 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方针的进一步推进和深 识。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型人才而非创造 入,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现代化是教育 型人才。而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 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其对教师心理素质产生的 必须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模式。 消极影响,我们只有积极顺应教育发展的这一大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 趋势,努力改善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而要做 普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好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提供界面友 在此指导下对自己的角色重新进行准确的定位。 好、现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种情况下,学 要树立新的人才观。2l世纪是高科技、高竞 生是以学习为中心,有原来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 争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 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汲取、筛选、加工 胸怀、丰富的知识、成熟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 的主体;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 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这一切都不是在书本上可 学生信息汲取、筛选、加工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以学到的。传授知识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 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在知识经济时代利信息 环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化时代,人类己不可能通过在一个时期的学习便 但它只是一个基础,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 能使自己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飞速 收稿日期:2006_-05—20 作者简介:杨丽英(1963一),女,山东枣庄人,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9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不断更 试卷上一字不差的将教师复制的书本知识再次复 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学习各种最新的 制出来。在信息社会开放式的教育条件下,教师 教育理论,更要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保证自己 应学会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上作为学生提供一个 职业能力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真正树立教师 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创造环境,尽可能多的创 自身终身教育的观念。所谓教师的信息素养包 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 括: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即对信息科学的基础以 新意识的萌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及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特征的理解,基本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知识和技术的革命性 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现阶段教师培训的主 变化往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现。由此, 要内容;教学媒体功能的选择能力。信息技术为 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适应以后几十年乃至终 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媒体。但教育的真正目 生不变的职业需要进行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教 的不是追求媒体的先进性,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不 师的角色也仅仅是知识的给予者。而在目前的信 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没有一种万 息社会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 能的媒体,也不存在一种使用于各种学科内容和 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此时,“授之以渔”—— 学习对象的媒体,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 即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 实际需要,去重新选择和整合各种不同教学媒体, 方法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在现在的教育 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这必须是以教师的 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知识给予者和学习方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理念支撑的。 法给予者的复合。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育被定位在学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不是把学生看成 校这个“围墙”内,学校是知识的拥有载体和唯一 是各具特点的人,而是假定他们是相同的个体,这 源泉。因而,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和 是以压抑甚至是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巨大代价 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 的。而当前的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个性化为基础 受”的关系。在信息社会开放的教育条件下,由于 的社会,它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种类型的。 教育环境的充分敞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 这时,教师的角色应当由要求划一的教育者转变 的唯一源泉,教师如果仍仅仅充当知识的输出者, 为因材施教者,即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 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限制学生的眼界、妨碍学生 能力、学习风格等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 掌握更多的知识。由此,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为学 化的发展。 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关键时刻指出方向给予指导 的“导师”。 参考文献: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厂,由于教育被看作是按 [1]张德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 照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大纲和教材传递书本知识 大学出版社.1990. [2]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5). 的活动,相应的教师也就成为解说和注解书本上 各种“条条”“框框”的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学生在 (责任编辑杜华) Teachers and Education】Ⅵ0dernizati0n YANG Li——ying (Zaozhuang Bureau of education,Zaozhuang 277000,China)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in conception,concept and method of education.Teachers in 21st century must build up the new ideas of person with abil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life.They must master new teaching mode,and rebuild self—orientation to receive the chal— lenge.Key woMs:21st;teachers;modernize education 一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