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6题为不定项每题4分,漏选得2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A.0 B.2F4 C.F4 D.2F4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s内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若两个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第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第3s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在第4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第6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4.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 N、6 N、7 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17 N、3 N B.17 N、0 C.9 N、0 D.5 N、3 N
5.如图所示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 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 N/kg,sin 53°=0.8,cos 53°=0.6)( )
A.360 N,480 N B.480 N,360 N C.450 N,800 N D.800 N,450 N
6.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7. 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8.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 A.5.0N B.2.5N C.8.65N D.4.3N
9.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10.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1
1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
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 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 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
12.将力F分解成F1和F2,若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为锐角),则( ) A.当F1>Fsin θ时,有两解 B.当F1=Fsin θ时,一解 C.当Fsin θ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14.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A.2个 C.4个 B.3个 D.5个 15.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壁之间放一光滑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B对墙的压力减小 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16. 在水平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二、实验题(17题8 分,18题 8分,共16分) 17.(8分)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弹力用F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总长度用L表示,表中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10N/kg) 钩码总质量m/g 弹簧总长度L/cm 0 6.0 30 7.2 60 8.4 90 9.6 120 10.8 150 12.4 (1)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 2 (2)根据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N/m. (4)某同学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误把弹簧的总长度作为横坐标,然后描点作图,其他步骤都正确,则作出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18.(8分)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 (1)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4)在以上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0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19. (10分)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通过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取g=10m/s,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2 3 20.(10分)如图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角)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 N和10 N,竖直绳抗拉能力足够强,三绳系于O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 21.(10分)水平地面上的木箱质量为20kg,用大小为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恰好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 2 用同样大小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拉木箱,如图所示,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sin37°=0.6,cos37°=0.8) 4 临沂第十八中12月月考 高一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6题为不定项每题4分,漏选得2分。共54分) 1.A 2.B [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此时产生了与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物体受到的力为两个力的合力,即为2F4.] 3答案:B解析:两物体在0~1s受等大反向共绕的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1~4s,F2减小,F1不变,则物体向F1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4~5s,F2增大到原值,则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5~6s做匀速运动,则B正确。 4.B 5.A [ 如图所示,对人受重力沿手臂和腿方向分解得:F1=Gcos 53°=600×0.6 N=360 N,F2=Gsin 53°=480 N.] 6.C 7.C 8.B 9.C 10.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斜面的分力F2,则F1=Gsinθ,F2=Gcos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 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使行车安全,D正确. 11.CD [力是矢量,力的合力不能简单的代数加减,故A是错误的,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故B是错误的,C、D正确.] 12.BCD [如图所示,当F1=Fsin θ时,只能构成唯一的平行四边形,分解得到F1B和F2B,B正确;当Fsin θ F1cosθ=mBg,F1sinθ=F2,解得F1= mBgcosθ ,F2=mBgtanθ,θ减小,F1减小,F2减 小,选项A对,B错;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FN=(mA+mB)g,与θ无关,即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选项D对;水平方向,地面对A的摩擦力Ff=F2,因F2减小,故Ff减小,选项C对. 16. 答案:BD解析:如果小车正在向左匀速运动,突然加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B正确;如果小车正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D正确。 二、实验题(17题,18题 8分,共16分) 17. (8分)答案 (1)如图所示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 (3)25 (4)C 18. (8分)【答案】 (1)如图所示 5 (2)A、C (3)甲 (4)①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作图时两虚线分别与两个分力的方向不严格平行。 三、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第21小题10分,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 (10分)解析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量Gx=mgsin30°=5.0N小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T,故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根据共点力平衡:FT=mgsin30°+Ff, FN=mgcos30° 解得Ff=1N,方向沿斜面向下,FN=53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20.(10分)解析 当FOC=10 N时F斜=102 N<20 N 此时最多可悬吊的物体重G=FOC=10 N 当F斜=20 N时 FOC=102 N>10 N,故此时水平绳已断 因此,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10 N的物体. FfF100 21.(10分)解析:如图所示,木箱匀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Ff=μmg=F,所以μ====0.5 mgmg20×10 木箱加速运动时,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cos37°-μF′N=ma 竖直方向Fsin37°+F′N=mg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0.5m/s 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