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语文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ng) 连翘o) 怒不可遏(shuò) 蛮横(hè(qiá(è) A. 追溯....
ng) 绚n) 归省(kuà丽(xù(xǐng) 风雪载途(zǎi) B. 眼眶....ng) 俯瞰ng) 褓(qiá(gǎn) 飘渺(miǎo) 强词夺理(qiáC. 襁....u) 缄o) 挑猎(shò默(jiān) 瞭望(lià拨离间(tiǎo) D. 狩....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簌簌 消失匿迹 行将就木
斡旋 推推搡搡 戛然而止 箫条 不修边幅 人情事故 霓裳 纷至踏来 目炫神迷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广州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相.
辅相成,有“千年商都”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广州以目空一切的勇气,着力打造“广州花园项目”,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进。 A. 相辅相成 B. 名副其实 C. 瞬息万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怜悯 B. 徘徊 C. 虔诚 D. 怅惘
D. 目空一切
A. 广州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如何将广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进行融化
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B.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精品《醒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震撼登场,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C. 现在通过“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广州市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利用其中的
“人民调解在线”排忧解难了。
D. 番禺大小祠堂约有399间,它们不仅能引发参观者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还能让人有直观的视觉享受。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5. 古诗文积累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3分,作答时先在答题卡上的“O”中填上小题号,然后再默写对应的内容) ①求之不得, ______ 。(《诗经•关雎》 ②复行数十步, ______ 。(《桃花源记》)
③ ______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 ______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______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文人的笔下,四季盛开的娇美花儿,各具独特的精神魅力:袁枚《苔》中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苔花执着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体现了莲花高洁质朴,不同流合污的君了气质;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更体现了梅花凛然风骨、虽死犹香的高贵品质。
第1页,共14页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6. 辨识如图的书法作品,用硬笔行楷简体字把书法作品里的句子(不包括落款文字)
抄写,要求汉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7. 你所认识的一位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发手机短信向你求教,为此请你回
信向他推荐阅读《傅雷家书》,并写出推荐的理由,不超过80字。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请结合诗句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包含的思想感情。 全诗紧扣“苦”字来写,请结合全诗分析,卖炭翁有哪些“苦”?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下面每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子之不知鱼之乐 .
而使人知之 .
第2页,共14页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惠子之言也善譬 .D.弹之状何若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若啸呼状 .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B.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C.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D.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翻译下列句子。
①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②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下列对两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项是 ______
A.甲文中两人的辩论,既充满了哲学的情趣,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B.乙文中梁王本不想让惠子用“譬”,最后却认同了它,表明惠子善借“譬”说理。 C.惠子为让梁王理解弹,当将弹喻为以竹为弦的弓时,梁王才知道了弹的形次 D.甲文中的惠子和庄子都有过人的论辩智慧,乙文中惠子很容易就说服了梁王。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过去的地球何时最热,何时最冷
阿西莫夫地球上许多地方的气候不太好,气候经常变得非常坏,部分地区已绝对无法居住。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差别。水体比陆地有更大的储存热量的能力。当水体和陆地都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要比陆地表面温度上升得小得多。同样,当天气变冷时,水释放热量,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温度。陆地虽然也释放出同样的热量,但其温度却下降得更低。
在炎热的天气下,海水比相邻陆地要清凉,而在寒冷天气下,又比相邻陆地温暖。因此,大洋可以对相邻大陆气候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岛屿沿岸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一般都比较温和。
远离海洋的陆地没有能使其气候得到调节的机会。夏季极热,冬季又变得非常冷。这种地区处于“大陆性气候”条件下。 一般来讲,你也许会以为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有 6个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就南极来说,这也许是对的,因为南极位于陆地之上。然而,最低温度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洲内离海洋最远的某个地点。所观测到的最低温度达到-89℃.在北极地区,温度最低处既不在北极也不在其附近地带。北极是北冰洋的中心,那里的海水可调节温度。北部最寒冷的地区是在西伯利亚中部离海洋很远的 地方,几乎不在北极圈之内。
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镇在冬季时最低温度可达 -70℃,但在盛夏时节,气温又可高达37℃.这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海洋调节的情况下,温差可达107℃(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就是这样的地区,那里夏天极热,冬天又极冷)。
地球上大陆以前的排列方式与现在不同。地壳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拼贴而成,这些板块的运动把大陆向各个方向运移。每隔相当长的时期,大陆就会被推挤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大陆,称为“泛大陆”,( Pangae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地球的一切”)。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大约2.55亿年前,当时早期的爬行动物(即恐龙和人类的祖先)已开始发展。
想象一下泛大陆吧!所有大陆拼在一起,它是亚洲的3倍。泛大陆的中心部位也许比现在大陆的中心离海洋的距离要再远2000英里。
第3页,共14页
如果泛大陆的中心部位向北或向南足够远的话,那么那里的隆冬季节要比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要冷,夏天又要比今天任何地方都要热。 参加应用研究合作计划的一些科学家在托马斯•克劳利( Thomas Crowley)领导下,利用计算机建立起了一个泛大陆气候模型,并于1989年春季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正像所估计的那样,泛大陆内部的气候十分恶劣。夏季温度一般可达到 46℃,甚至更高,而冬季总是在0℃以下。泛大陆内部有许多地区的气候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中北部地区的气候一样恶劣,甚至更坏。 如果把这些地区圈绘出来,那么就可以看到它的面积至少是目前具有这种恶劣气候地区的8倍。
泛大陆内部的一些地方也许经历了最高温度,它们所处的位置与现在的巴西和西非地区相当。夏季和冬季温差最大的地区是在现在的南部非洲。 这些地区化石极少。泛大陆中部的气候也许太恶劣了,以至于生命无法在那里生存。泛大陆中部离海洋太远,所以无论什么风都不能使雨水抵达那里,从而形成一种炎热干旱的天气,生物难以生存。
幸运的是泛大陆破裂了(它迟早总要这样)。泛大陆碎片上的气候都要比泛大陆时的气候温和。靠近大陆的海洋外缘中总是充满了生命。大陆块越多,海滨也比单独一个大陆时要漫长。因此只要我们不去破坏环境,我们就会生活得非常舒适。 (选自《新疆城》,有删改)链接一
含有大量水分和水蒸气的森林等植被对气温也具有稳定作用,茂密的植被不仅能把太阳能吸收储备在有机质中,植被还吸收许多水分,茂密的森林相当于陆地的水库,森林树冠可以截留 20%左右的雨水,另有7%左右的雨水被树干、树干上的苔藓和林下的枯枝落叶层所吸收。林地土壤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渗入土壤的雨水有5%~80%被储存起来。
(选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二
学术界研究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氫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2000年到2012年,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从5389百万吨增长到16572百万吨。另一方面,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被征用建成城市和工厂,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加之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选自网络,有删改)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的一项是 ______
A.水体和陆地吸收或者释放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变化比陆地表面温度变化要小。
B.南极一年有6个月的时间得不到阳光,且位于陆地之上,故它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C.泛大陆的隆冬季节要比今天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要冷,夏天又要比今天任何地方都要热。
D.泛大陆内部夏季和冬季温差大,气候十分恶劣,这跟我们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关系。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选文用泛大陆气候模型的研究成果这一材料是为了证明人类必须保护好环境这一观点。
B.选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层层推进,既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便于理解。
C.链接一以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茂密的森林因含有大量水分,可以起到稳定气温的作
第4页,共14页
用。
D.链接二用中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事例,说明近些年二氧化碳排放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大约..255亿年前,当时早期的爬行动物已开始发展。 作者认为过去的地球在什么时候最热呢?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点作答。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奥斯特洛夫斯基兄弟俩坐了一会儿,说了一阵见面时常说的那些没有什么意思的寒暄话,保尔就要起身告辞。阿尔焦姆不让他走。 “等一等,跟我们一起吃点东西吧,斯捷莎这就拿牛奶来。这么说,你明天就要走?你身体还很弱呢,保尔。”
斯捷莎走进房里,同保尔打过招呼,就叫阿尔焦姆到打谷场帮她搬东西。屋子里就剩下保尔和那个不爱答理人的老太婆了。窗外传来了教堂的钟声,老太婆放下火叉子,不满意地嘟哝着:“啊!我主耶稣,我成天忙这些鬼事情,连祷告都没工夫了!”她摘下脖子上的披巾,斜眼看着客人,走到屋子的一个角落,那里挂着年久发黑、面带愁容的圣像。她捏着三个瘦骨嶙峋的手指,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她嚅动着干瘪的嘴唇,小声说。 院子里,小男孩一下子骑到一只耷拉着大耳朵的黑猪身上。他双手紧紧抓住猪鬃,两只赤脚拼命踢它,高声吆喝着,弄得那只猪团团打转,哼哼乱叫。 “驾!驾!走啊,开步走!吁!别胡闹!”
猪驮着孩子满院乱跑,想把他甩下来,可是那个斜眼的调皮鬼却骑得很稳当。 老太婆停止了祈祷,把头探出窗外,喊道:“我叫你骑,摔不死你!快下来,你怎么不瘟死呢!给我滚开!你这小疯子。”
那只猪到底把骑手甩下来了。老太婆满意了,她又回到圣像跟前,做出满脸虔诚的样子,继续祈祷:“愿你的国降临……” 男孩哭哭啼啼,满脸泪痕,走到门口,用袖子揩着摔伤的鼻子,疼得哼哼唧唧地喊:“妈妈呀 --我要奶渣饺子!”
老太婆转过身来,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斜眼鬼,连祷告也不让我做。狗崽子,我这就让你吃个够!……”说着,就从凳子上抓起一根皮鞭。男孩立刻跑得无影无踪了。那两个女孩子在炉灶后面扑哧一声,偷偷地笑了。 老太婆又第三次去祈祷。
保尔没有等哥哥回来,就站起身来走了。他关栅栏门的时候,看见老太婆从靠边的小窗户探出头来。她在监视他。
“什么鬼迷住了哥哥的心窍,把他勾引到这儿来了?现在他到死也摆脱不掉了。斯捷莎每年给他生一个孩子,他会像甲虫掉在粪堆里,越陷越深,弄不好连机车库的工作也会丢掉。可我原来还想吸引他参加政治活动呢。”保尔走在小城阒无人迹的街道上,悒悒不乐地想。
但是,他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那里有他的朋友和心爱的人们,他又高兴了。那个大城市的雄伟的景象,蓬勃的生气,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汽车的喇叭声都使他为之神往。然而最吸引他的,还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和熏黑了的车间,机器,还有那滑轮的轻微的沙沙声。他向往那巨轮飞速旋转、空气中散发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向往那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可是在这里,在这个僻静的小城里,保尔漫步街头,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怅惘。难怪保尔觉得这个小城变得陌生和无聊了。连白天出去散散步,都会惹得人心里不痛快。比如说,当他从那些坐在台阶上闲扯的长舌妇跟前走过的时候,常常听到她们急促地这样议论:“瞧,姐妹们,哪儿来的这么个丑八怪?”
第5页,共14页
“看样子,是个痨病鬼。”
“那件皮上衣倒挺阔气,准是偷来的……”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令人厌恶的事情。
他跟这些早就一刀两断,对他来说,那个大城市变得更亲切、更可爱了。那里有朝气蓬勃、意志坚强的阶级弟兄,有劳动。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 -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请结合原文分析斯捷莎的性格特点。
文中说“保尔漫步街头,心里却有一种难言的怅惘”,请分点概括保尔怅惘的原因。 请联系上下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
选文倒数第二段内容是保尔对生命的感悟,请结合整本书,列举保尔将自己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事例,事例不少于四个。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2. 尼采曾说:“你已经清楚地看见了自己前行的路,只要迈开步子往前走便是。”在
我们的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经历:认准了道路便迈开步了,奋力前行。 请以《迈开步子往前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第6页,共1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追溯”中的“溯”应读sù; B.有误,“绚丽”中的“绚”应读xuàn,“风雪载途”中的“载”应读zài; C.有误,“俯瞰”在的“瞰”应读kàn,“强词夺理”中的“强”应读qiǎng;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如“涸”不能读成“固”的读音。要做好这类题目,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2.【答案】B
【解析】A.有误,“消声匿迹”中的“消”应为“销”; B.正确;
C.有误,“箫条”中的“箫”应为“萧”,“人情事故”中的“事”应为“世”; D.有误,“纷至踏来”中的“踏”应为“沓”,“目炫神迷”中的“炫”应为“眩“。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不合语境。“目空一切”为贬义词,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答案】C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融化”改为“融合”;
B.有误,成份赘余,去掉“的感觉”,或在“上海观众”后增加“有”; C.没有语病。
D.有误。次序不当,将“不仅”与“而且”后的内容互换即可。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
第7页,共14页
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答案】【小题1】寤寐思服,豁然开朗,气蒸云梦泽,自经丧乱少睡眠,无为在歧路 【小题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答案: (1)
①寤寐思服(注意“寤、寐”的书写) ②豁然开朗 ③气蒸云梦泽 ④自经丧乱少睡眠
⑤无为在歧路(注意“歧”的书写)
(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意“碾”的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答案: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7.【答案】这道题目,要求写一段手机短信。内容是向一位父亲推荐《傅雷家书》供其阅读。手机短信,要有问候语,应至少准确写出该书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能成为阅读的理由,理由应针对推荐目的,即子女教育。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示例:叔叔好!我推荐您读《傅雷家书》,傅雷对教育孩子有独特的见解,在信中屡次指导儿子的生活和成长,且文字生动优美,相信它可解答您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
【解析】这是一文字应用题。内容要结合《傅雷家书》,简要谈谈这本书在指导家长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意义。
推荐名著,首先要介绍名著的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本书对读者的指导意义。 8.【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可怜”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遭遇的同情。它让“心忧”勾连的卖炭翁“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心理充满张力。卖炭翁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冷些,好让木炭更值钱的矛盾心情,从而抒发作者对卖炭翁艰
第8页,共14页
难处境的同情。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主旨的掌握。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在此基础上有可概括出:劳作之苦;冻饿之苦;被掠夺之苦。 答案:
(1)一是天寒,卖炭翁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冷些,好让木炭更值钱的矛盾心情,二是抒发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2)一是在遥远的南山中终年伐薪烧炭之苦,二是雪厚路难行的运炭之苦,三是饥寒中的卖炭之苦,四是被宫使廉价掠夺满车木炭之苦。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小题2】
【解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另外,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诗歌。 9.【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第一个“之”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代词,“它”; B.前者解释为“完全,肯定”,后者解释为“整个”; C.前者“善于”,后者解释为“好处”; D.“若”都可理解为“像”的意思。 故选:D
第9页,共14页
(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现在您却叫我不打比方,这就行不通了。梁王说:“你讲得好。”。停顿为: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循,遵循;本,话题本原;安,怎么。句意:让我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追溯话题的本原)你说‘你怎么(哪儿或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的话,表明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的。
②重点词语:譬,比喻;愿,希望。句意:希望您说话直截了当点,不要用比喻了。 (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并非梁王不知道“弹”,而是惠子借“弹”向梁王表明善说者使用比喻可以使人了解陌生的事物。 故选:C。 答案: (1)D (2)C
(3)①让我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追溯话题的本原)你说‘你怎么(哪儿或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的话,表明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的。 ②希望您说话直截了当点,不要用比喻了。 (4)C
译文参考: 【甲】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乙】门客对梁王说:“惠子谈论事物时善于比喻,您使他别用比喻了,那么他就不能说话了。”梁王说:“好。”第二天相见时,梁王对惠子说:.“希望您说话直截了当点,不要用比喻了。”惠子说:“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是弹的人,说‘弹的形状像什么呀?’回答他说:′弹的形状像弹。’那么,能听明白吗?”梁王说:“不明白。”于是这个人改变了说法道:“‘弹的形状像弓却是用竹作弦的,’那么,能够听明白吗?”梁王说:“可以晓得了。”惠子说:“善于说话的人,本来就是用那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那生疏的事物从而使人家知道它,今天您说′不要用比喻’,那么话就讲不清楚了。”梁王说:“你讲得很对。”
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调”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 10.【答案】【小题1】A 【小题2】A
第10页,共14页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掌握。 A.正确。
B.有误,根据第5段内容,最低温度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洲内离海洋最远的某个地点。
C.有误,此项内容应加上一个前提条件:“如果泛大陆的中心部位向北或向南足够远的话”。
D.有误,无中生有,材料没有说跟我们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关。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A.有误,用泛大陆气候模型的研究成果这一材料是为了证明泛大陆中心部位的气候十分恶劣。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约”表估计,最后一次大陆汇聚的时间大致是在2.55亿年前,用约数表示符合事实,如果去掉“大约”使语意的表达成为确数,反倒不准确了。回答时,可据此进行具体分析,强调该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这一特点。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要根据全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后回答。“当水体和陆地都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水体的温度要比陆地表面温度上升得小得多”是理论依据。“最低温度并不在南极,而是在南极洲内离海洋最远的某个地点。”、“北部最寒冷的地区是在西伯利亚中部离海洋很远的地方,几乎不在北极圈之内”是事实依据。“正像所估计的那样,泛大陆内部的气候十分恶劣”是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些地区化石极少。泛大陆中部的气候也许太恶劣了,以至于生命无法在那里生存”是地质学研究的发现。由上述内容可得出:泛大陆时期的地球最热。 答案: (1)A (2)A
(3)不能去掉,大约是大概的意思,表估计或不确定,说明最后一次大陆汇聚发生在2.55亿年前,是一种推测。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发生在2.55亿年前,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4)地球处于泛大陆时期。一是依据物理和地理规律,水体有比陆地更大的储热能力,水体影响周边陆地气候,陆地离海洋水体越远,影响越小;二是依据事实,南极北极最冷的地方都在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三是依据科学家建立的泛大陆气候模型所得的研究结论;四是依据地质学研究发现,泛大陆中部化石极少,表明气候恶劣,生物难以生存。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从“水体有比陆地更大的储热能力,水体影响周边陆地气候,陆地离海洋水体越远,影响越小”、“南极北极最冷的地方都在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正像所估计的那样,泛大陆内部的气候十分恶劣”、“依据地质学研究发现,泛大陆中部化石极少,表明气候恶劣,生物难以生存”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泛大陆时期的地球最热和最冷。
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表示程度、范围、数量、估计、时间等几个方面进行修饰限制,解答能不能删去这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问题,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
第11页,共14页
件和动作、语言描写入手。“斯捷莎走进房里,同保尔打过招呼,就叫阿尔焦姆到打谷场帮她搬东西。屋子里就剩下保尔和那个不爱答理人的老太婆了”可见她不爱答理人。“啊!我主耶稣,我成天忙这些鬼事情,连祷告都没工夫了!”可见她爱抱怨。“我叫你骑,摔不死你!快下来,你怎么不瘟死呢!给我滚开!你这小疯子”、“你这个斜眼鬼,连祷告也不让我做。狗崽子,我这就让你吃个够!……”等语言描写可见她对孩子粗暴。“他关栅栏门的时候,看见老太婆从靠边的小窗户探出头来。她在监视他”可见她对人缺少信任感。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此题要仔细阅读上下文,在体会人物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可结合描写保尔心理活动的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他会像甲虫掉在粪堆里,越陷越深,弄不好连机车库的工作也会丢掉。可我原来还想吸引他参加政治活动呢”,由保尔的心理描写可见,哥哥没走上革命道路是他怅惘的原因之一。“难怪保尔觉得这个小城变得陌生和无聊了。连白天出去散散步,都会惹得人心里不痛
快”“还有许多诸如此类令人厌恶的事情”,由此可见,小城使保尔心里不痛快,变得陌生和无聊,有许多令他厌恶的事情,是他怅惘的原因之一。“对他来说,那个大城市变得更亲切、更可爱了。那里有朝气蓬勃、意志坚强的阶级弟兄,有劳动”,小城里没有他喜爱的阶级弟兄和劳动,也使他怅惘。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角度赏析,先判断它是属于环境描写,再考虑环境描写的通常作用。环境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这一句渲染了“寂静而冷清”的气氛,衬托保尔在墓地的孤独和悲伤心情,表现了他怀念战友的心理活动。“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春回大地的描写又衬托出保尔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4)本题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掌握。此题需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以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如为了援救被戈卢布屠杀的犹太人,保尔将印刷场的犹太人藏在家中;保尔冒着生命危险救共产主义战士朱赫来;为捍卫无产阶级政权,保尔参加了红军;为了在战场上做更大的贡献,保尔放弃了骑兵侦察员身份,加入布琼尼的骑兵队,英勇地与波兰军队交战等等。可列举出关于保尔献身革命的四个事例。 答案:
(1)①不爱答理人,如对保尔仅打过招呼,便宁肯祈祷也不愿与保尔聊天;②爱抱怨,如抱怨成天忙这忙那;③对孩子粗暴,对顽皮的孩子用语粗暴甚至欲鞭打孩子;④对人缺少信任感,一直监视保尔。
(2)①小城已变得陌生和无聊;②小城里有许多令他厌恶的事情;③哥哥未能走上革命道路;④小城里没有大城市的阶级弟兄和劳动。
(3)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墓地周围寂静而冷清的环境。烘托出保尔当时内心的孤独或悲痛。以春天的气息衬托出保尔当时对生活的追求和希望。写出了保尔对战友们亲切的怀念。
(4)①为了援救被戈卢布屠杀的犹太人,保尔将印刷场的犹太人藏在家中;②保尔冒着生命危险救共产主义战士朱赫来;③为捍卫无产阶级政权,保尔参加了红军;④为了在战场上做更大的贡献,保尔放弃了骑兵侦察员身份,加入布琼尼的骑兵队,英勇地与波兰军队交战;⑤在与冬妮娅的关系上,保尔说他首先必须属于党,然后才属于她和其他的亲人;⑥身体未康复便参加了肃反委员会的工作,健康状况趋于恶化;⑦为了供应城市木材,保尔被调去修铁路,保尔忘我地工作;⑧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委员会主任,在腿受伤的情况下参加演习;⑨在身体越来越差无法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文学创作继续战斗。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第12页,共14页
【解析】语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赏析语句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答案】【范文】
迈开步子往前走 每个人都有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可能已经实现,可能还未实现。有的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每天迈出一小步,慢慢靠拢;有的人望着遥不可及的梦想,感叹自己追不上,便放手了;还有的人被世俗的纷扰蒙蔽了双眼,日渐麻木,本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可追着追着,就忘了自己原本的初心是什么了……然而,这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曾经为了你的梦不顾一切地追逐过,这也就足够了。
光说“梦想”这个词,太过于笼统,但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无论是将来想要登上月球,探索未知,还是只是想要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但对我来说,只要是一直藏在你心里的挥之不去的。能够激发你的,成为你的动力,那就是梦想。
回收过去,有没有人为了梦想而拼搏?他们就犹如茂密的森林中那几只闪烁着幽幽光芒的萤火虫,永恒而明亮……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早年学医是单纯为了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了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断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为的就是思想上解放中国人民,自由人民自己站起来反抗,才有得到真正自由的一天。 在12岁时,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感到惊讶,他没料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古往今来,还有许许多多的伟人也如他们一般,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自己的中国梦,向这个生我们育我们的祖国,献上一份微弱的力量!这些英雄们,值得我们致敬与学习! 让我们,为了属于自己的梦,展开那双追逐梦想的翅膀吧,飞向天边、飞向彼岸……带着一颗初心,迈开步子往前走。
【解析】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对关键信息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立意。就本则材料来看,其中的关键词“认准了道路”“奋力前行”。综合材料来看,本篇命题的题意是:认准了前进的道路,就
第13页,共14页
奋力前行。这个“道路”,有本义和比喻义。就本义而言,可以是攀爬泰山的路;去外婆家的路;或者是游子的归家路。就比喻义而言,可以是通向理想的路;也可以是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信仰之路;也可是鲁迅先生为实现拯救国民的灵魂的漫漫长路等。行文时除了表现行动的坚决之外,还要重点强调认准“道路”的重要作用。就本题的立意来看,记叙文、议论文都可。
文章开头用正反对比的方式来论证:选好梦想之路就迈步前行这一中心。梦想之路激励着如鲁迅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千万志士奋力向前,不顾一切地迈开步子往前走。最后作者呼吁人们为自己“认准的道路,奋力前行”。
第14页,共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