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文言文39分
(一) 默写 (15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 _____________。 (《卖炭翁》) 2、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5、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
(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题目中“乐天”是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 (2分) 7、作者借“闻笛赋”典故表达______________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9题(8分)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选文出自_____代______(人名)撰写《归田录》。2分
9、选文通过对____________的描写,意在说明__________道理。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王安石待客
1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0、解释带点词:4分
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果蔬皆不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3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则故事中萧氏子心理多次变化。结合原文,在空格处填入恰当内容。2分 起先,萧氏子________;久久等候之后,他___________;最后,他愧甚而退。 13、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王安石是__________的人。3分 A 不徇私、严厉对待自己亲属 B 身居高位,却非常俭朴 C 以自己的俭朴生活教育亲属 D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华夏大地-----竹子的乐园
①纵览世界竹子格局,亚洲是竹子的福地,中国尤其得天独厚,而在其他大洲,竹子的面积和种类都十分有限。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说到底,这是由竹子的“私密生活”的特性来决定的。只要有合适的生长地区,它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非常强大;但同时它们也很敏感,对水分、温度和土壤都很挑剔。竹子的地下竹鞭体系和竹根都很浅,若想除掉一片小竹林,只要用锋利的刀或铲切开根茎,铲到地下三四十厘米,就能把整片竹林“颠覆”。这种鲜明的“浅根性”也加强了竹子对环境的..“挑三拣四”。
③首先来说水分,一般来说,竹子生活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的地区,如果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竹子就难以自然生长了。水分对于竹笋的孕育、萌发以及拔节都具有重
2
要的作用。在出笋期如果降水不足,新笋的出笋率和成活率会急剧降低。所以,我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界在北纬35°,是跟降水量有很大关系的。
④与此同时,竹子对温度的要求也很高。如毛竹在土壤温度达到8—10℃的时候开始萌动,到10—15℃的时候开始长出竹笋,高于16℃之后就不再有竹笋冒出头了。所以在关键时刻,少许的冷热不调也可能会大大影响竹林的生长繁殖。
⑤至于土壤,竹子也要挑挑拣拣。它们往往更青睐山地中红色的土壤—偏酸性,氮和磷丰富,质地比较疏松,有利于竹鞭伸展手脚,也能为竹子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保证。
⑥竹子的这种“挑剔”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实证。浙江天目山是我国南方竹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安吉竹海盛名在外,是我国著名的“竹乡”。不过,细细观察天目山竹海的分布特点,就会有有趣的发现——天目山山区是个马蹄形盆地,前有丘陵做屏障,背有高大山体的马蹄形构造,形成相对湿度高、避风、温暖的“内陆良港”,特别适合毛竹子生长。而在它一旁海拔稍高处如700米以上的山坡上,地形屏障作用减弱,寒潮和大风危害较重,这里的竹子就明显矮小衰弱,难成气候。
⑦而必须要提到的是,竹子一旦主场作战,形成竹海后,就会反过来影响小环境,不断营造和强化属于自己的生命乐园——茂密的林冠和连片密集的群体结构,可以调节近地面大气温度,保证了竹子本身的生长优势。对一般的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高低温或热带风暴等都有较强的抗逆性。
⑧由此可见,竹子对中国有着浓重的情愫,它用其强势的个性筑造了自己的生命乐园。 .14、第②节加点字“颠覆”在文中的意思是 ( 3分 )
15、联系全文,具体表述竹子对环境“挑三拣四”内容有(1)__(2)__(3)___(6分) 16、第⑥节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3分)
A 中国地理环境最适合竹子生长。 B 竹子生长对水分和温度很“挑三拣四”。 C 竹子对一般的灾害性天气有抗逆性。D 中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竹子的挑剔。 18、联系全文,第⑧节加点字“此”指代内容是(1)_____(2)_______(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3
风筝 王安忆
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③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⑥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⑦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开始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
4
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19、第4节“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一句中“妄想”一词指的是当作家对于“我”来说______ (3分)
20、第⑤节中带点字让你读出怎样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5分)
妈妈对我的“管”与“不管” 辅导我算术 (1) 劝我写散文 (3) 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
22、以下对全文的主旨理解最恰当的是: (4分)
A “ 我”终于体会到母亲是一个爱操心、有主见、爱管孩子、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的人。 B “我”终于觉得父母与子女就像风筝样牵连着的,子女用不着过于抵触父母的管教。 C “我”终于领悟到母亲对我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子女应该感激这份伟大的母爱。 D “我”终于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或许永远磨灭不了,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情感。
23、请谈谈全文以“风筝”为题的好处。(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
我的感受 嫌她多事 妈妈眼中的儿女就如 没有孵出蛋壳的鸡 好奇难熬 (2) 牵在手里的风筝 总不如她 (4) (5)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 材料一:上海动物园蝴蝶展的海报文字版
会飞的花朵、灵动的色彩 ——第二届蝴蝶展 主办单位:上海动物园 活动时间:2014-9-27—2014-10-26 材料二:
本次蝴蝶展的内容主要为蝴蝶花园、动物彩色跑、动物花艺秀、蝴蝶艺术创作、蝴蝶自然课堂等。届时园方将会分批次放飞数万只蝴蝶,并种植蜜源植物,构建蝴蝶花园。同时通过蛹化蝶的直观展示,辅以蝴蝶从卵到成虫的知识介绍,让游客直观了解蝴蝶的生活史,培养公众对蝴蝶的兴趣。
此外,为了配合10.1国庆黄金周,本届蝴蝶展还精心安排了的舞台表演、艺术插花、国画展、门票展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满足节日期间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不仅如此,还将开展线上摄影比赛与微博互动活动,进一步加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24、根据提供的材料,本次蝴蝶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5、海报上还缺少蝴蝶展内容介绍,根据材料应是________________(3分) A 放飞数万只蝴蝶,并种植蜜源植物,构建蝴蝶花园。 B 展示蛹化蝶的过程,了解蝴蝶从卵到成虫的生活史。 C 舞台表演、艺术插花、国画展、门票展等一系列活动。 D 蝴蝶花园、动物彩色跑、动物花艺秀、蝴蝶艺术创作……
26、模仿海报上的正副标题,为蝴蝶展中的摄影比赛撰写标题。(4分) 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十个字) 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十个字)
四、写作(60分)
题目:再一次出发
要求:1、字数600字左右 2、不得抄袭
6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略 6白居易 7、怀念故友 8、唐 欧阳修 9、卖油翁倒油动作的描写 熟能生巧
10、去:离开 具:具备、具有
11、王安石(将萧氏子剩下的胡饼)拿过来自己吃掉了,萧氏子非常惭愧地退出(或者离开)。
划线部分如没有翻译各扣一分
12、起先,萧氏子意为公必盛馔;久久等候之后,他已心怪之;最后,他愧甚而退。
13、C 选B 1分
14、把整片竹林铲除(毁坏、毁灭) 15、(1)竹子生活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的地区,如果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竹子就难以自然生长了.(2)竹子生长对温度要求也很高,少许的冷热不调也可能会大大影响竹林的生长繁殖。(3)竹子更青睐山地中红色、偏酸性,氮和磷丰富,质地比较疏松的土壤。 16、第⑥节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理由是将海拔稍高处的山坡与天目山区地理环境作比较,说明竹子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17、C
18、第⑧节加点字“此”指代(1)中国有着适合竹子生长的自然条件 (2)一旦形成竹海,就会反过来影响小环境,不断营造和强化属于自己的生命乐园。 19、第4节“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一句中“妄想”一词指的是当作家对于“我”来说是不曾奢望的。 (3分)
20、第⑤节中带点字让你读出怎样的意味?_妈妈对我写作的要求极其严格,我最初的写作也有赖于她的指点。(4分) 21、(1)管制3我读《红楼梦》(2)心下一动(有所触动)(3)给我提意见,让我据此修正
(4)怅然若失(5)断了线的风筝 22、D 选A 给 2分 23、(1)文章以“风筝”为线索,展现了“我”在母亲的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中逐渐成长成熟,最终实现了小说梦。使全文结构更紧凑,脉络更清晰。 (2)“风筝”也象征着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始终有着父母的关爱牵挂,他们对儿女的影响将会永远伴随着儿女。以此为题,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24、让游客直观了解蝴蝶的生活史,培养公众对蝴蝶的兴趣;(2分)满足节日期间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2分) 25、D
26标题中要有蝴蝶展中摄影内容。
27、作文评改参照中考要求。材料如不能反映“再一次”建议最高得分不超过50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