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全圣人”王阳明的人生哲学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内蒙古电大学刊

JOURNALOFINNERMONGOLIARADIO&TVUNIVERSITYNo.4ꎬ2019(SumNo.176)

2019年第4期(总第176期)

“三全圣人”王阳明的人生哲学

钟承娅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ꎬ贵州贵阳550000)

  [摘 要]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ꎬ心学大师ꎬ其经典语录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数可能ꎬ也给我

们带来了人生的无尽智慧ꎮ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ꎬ随着岁月的递增ꎬ愈加感到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思想ꎬ是值得我们去深刻领悟的ꎮ他告诉我们:立志不能晚ꎬ行事需唯心ꎬ良知之为本ꎬ路要持以恒ꎬ克己方成己ꎬ切记内心的自性不及ꎮ只有身体力行ꎬ随时随地致良知ꎬ并且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ꎬ才能真正到达知行合一ꎮ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心学 知行合一 传习录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73(2019)04-0053-04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19.04.013  

王阳明ꎬ是明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ꎬ也是“心

并且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ꎬ真正到达知行合一ꎬ让心灵、智慧得以提升ꎮ

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传习录»一书ꎬ这是阳明先生的门人弟子所记录的讲学语录ꎮ此书涵盖了王阳明的全部思想及主张ꎬ世人称之为“王门之圣书ꎬ心学之经典”ꎬ也是当下我们要读懂阳明先生ꎬ感悟心学智慧的必读书目ꎮ

学”的创立者ꎬ更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ꎮ他一生坎坷ꎬ命运起起落落ꎬ虽步入仕途ꎬ仍不忘讲学世人ꎬ门下弟子众多ꎮ少年时ꎬ便认为“人生第一等事”即真是很难企及ꎮ之后的他怀着成为圣贤的理想ꎬ一生立言、立功、立德ꎬ终成“三全圣人”ꎮ临终时ꎬ答学生之有何遗言ꎬ道:“此心光明ꎬ亦复何言!”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一生为国为民ꎬ不愧于天地ꎬ对得起自己内心的伟大追求ꎬ更让我们感叹他的光明磊落ꎬ广阔胸襟ꎮ喜欢王阳明ꎬ因为他身上有太多让我敬佩的东西ꎮ他坎坷的人生经历ꎬ让我们看到人身上无数的可能性ꎬ从少时的立志“读书求圣贤”、“正心修身ꎬ平治天下”ꎬ到后来ꎬ遇到生命威胁时的坚守自我ꎬ再到身处逆境时的永不放弃ꎬ阳明先生的那颗心始终未变ꎮ我们推崇阳明先生ꎬ推崇他自信的圣人之心ꎬ推崇他追求一生的独特之心ꎮ纵观阳明先生ꎬ他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数可能ꎬ也给我们带来了人生的无尽智慧ꎮ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ꎬ随着岁月的递增ꎬ愈加感到阳明先生的人生哲学思想ꎬ是很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的ꎮ我们应深入领悟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ꎬ身体力行ꎬ随时随地都想到致良知ꎬ

[收稿日期]2019-03-10

“读书求圣贤”ꎬ这是何等的志气ꎬ遥望如今的我们ꎬ

一、人生初始在立志

阳明先生虽生于官宦之家ꎬ家境优越ꎬ却无安于享乐、纨绔之心ꎮ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ꎬ他小小年纪便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诸多思考ꎬ认为“人生第一等事”即“读书求圣贤”ꎬ自此ꎬ他便立下这成圣之志ꎬ穷尽一生ꎬ从未放弃ꎮ“志不立ꎬ天下无可成之事ꎮ虽百工技艺ꎬ未有不本于志者[1]P307ꎮ”阳明先生认为ꎬ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基础ꎬ如雕刻、刺绣等一些工匠技艺ꎬ也是因为最初的立志ꎬ才能有所造诣ꎮ就像很多人ꎬ不思学业ꎬ常常觉得感到迷茫ꎬ整体惶惶度日ꎬ精神不振ꎬ或是只顾享乐ꎬ没有追求ꎬ任凭时间的流逝ꎬ最终都只会一事无成ꎮ在我看来ꎬ没有为自己立定志向ꎬ这就是必然结果ꎮ自古以来ꎬ做大事者ꎬ必先立其志ꎬ且志向不坚定也很难成事ꎮ因为ꎬ

[作者简介]钟承娅(1990-)ꎬ女ꎬ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ꎬ硕士研究生ꎮ

—53—

钟承娅 

“三全圣人”王阳明的人生哲学

哲  学

坏掉ꎬ坠落ꎮ所以ꎬ大人在教导我们的时候经常说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用心ꎬ一个人如果心坏了ꎬ做的事也是恶的ꎬ最终也成不了大事ꎮ因此ꎬ只要心存善念ꎬ我们的人生自然会过的安稳、幸福ꎮ

虽然阳明先生说我们的心乃最纯真之物ꎬ最本真之体ꎬ但为什么还有今天说的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或伤天害理、违法犯罪等行为呢?那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开始活动了ꎬ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ꎬ不断追求各种身外之物ꎬ以至于掩盖了初心ꎬ每个人的志向ꎬ也就是他的理想ꎬ体现出的是这个人的眼界和胸怀ꎬ所以ꎬ我们不能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打转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ꎬ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人生ꎮ

每个人都内含无尽的潜力ꎬ但如果没有树立志向的话ꎬ潜力也许就只会沉睡ꎮ因此ꎬ要做成一件事ꎬ就看你有无志向ꎬ你志向的决心有多大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ꎮ«传习录»上有个对话ꎬ是萧惠向阳明先生请教佛老之学ꎮ

简易广大“惠请问二氏之妙ꎬ汝却不问我悟的ꎮ先生曰ꎬ只问我悔的:‘向汝说圣人之学

ꎮ’惠惭谢ꎬ请问圣人之学ꎮ先生曰:‘汝今只是了人事问ꎬ待汝办个真要求为圣人的心ꎬ来与汝说ꎮ’惠再三请ꎮ先生曰:‘已与汝一句道尽ꎬ汝尚自不会!’[2]P109此时ꎬ阳明先生认为萧惠只是敷衍的一问”

ꎬ于是

让他等到真正有了成圣之心时ꎬ再来与之说道ꎮ在阳明先生看来ꎬ抵达圣人之道ꎬ必先有一颗想成为圣人的心ꎮ当你有了这个心ꎬ立下此志向后ꎬ那其他的也就好办了ꎮ

二、人生行进在于心

阳明先生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ꎬ心之所发便

是意ꎬ意之本体便是知ꎬ意之所在便是物[2]P38且我们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心与外在的联系形成ꎮ”而的ꎬ这里的身指“物”或“行为”ꎬ身和心之间还有一个“意”ꎬ这个“意”是为身确定具体内容ꎮ首先ꎮ这个心在阳明先生那里是无善无恶的ꎬ是一颗真、善、美的心ꎮ他认为“心即理也ꎮ无私心即是当理ꎬ未当理便是私心[2]P84私心时ꎬ是合于天理的ꎮ”这个心就是天理ꎮ反之ꎬ不合于天理ꎮ我们没有ꎬ那便是有私心ꎮ其中ꎬ“心即理”和“心合于理”是不同的ꎬ前者是一个本体论概念ꎬ后者是指通过工夫达到什么状态ꎮ就像父子之间的孝ꎬ不是提到父亲你就能理解孝ꎬ而是通过父子之间这样一种关系才能得来的ꎮ

“种树者必培其根ꎬ种德者必养其心[2]P100明先生在这里用树作比喻ꎬ告诉我们心的重要性ꎮ”阳ꎮ他在给儿子的家书«示宪儿»中也说到:“凡做人ꎬ在心地ꎻ心地好ꎬ是良士ꎻ心地恶ꎬ是凶类ꎮ譬树果ꎬ心是蒂ꎻ蒂若坏ꎬ果必坠ꎮ”强调我们的心是最本质的东西ꎬ就像果实的蒂ꎬ蒂如果坏了ꎬ那结的果子也会—54—

阳明先生说:“是自己不相信ꎬꎮ”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将它埋没了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人ꎬ只自信不及ꎬꎮ或者说是这个“圣人ꎬ都自埋倒了[2]P209只”被我们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所掩盖了ꎬ所以要成圣必须抵制这些遮蔽本心的东西“物然可欲者是我的物ꎬ不可留藏[2]善恶之分?子欲观花ꎮ”“天地生意ꎬ不可放失ꎮ阳明先生告诉我们ꎬ则以花为善ꎬ花草一般ꎻ不可欲者非是我ꎬ以草为恶ꎮ何曾有ꎮ如欲

用草时ꎬ复以草为善矣[3]西ꎬ我们需要看淡些ꎬ身外之物都只是过眼云烟ꎮ”有时候ꎬ扰乱本心的东ꎬ生活中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等情形是经常发生的ꎮ所以ꎬ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心很重要ꎬ人要保持自己的本心ꎬ不要轻易受外界的影响ꎬ做事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ꎬ正如我们今天提倡的“不忘初心ꎬ继续前进!”这是我们追求的初心ꎬ也是我们永恒的主题ꎮ三、良知为本乃知孝

在阳明先生的晚年ꎬ曾总结到“吾平生讲学ꎬ只是‘致良知’三字ꎮ”“心无私欲之弊ꎬ即是天理ꎬ不须外面添一分ꎮ以此纯乎天理之心ꎬ发之事父便是孝ꎬ发之事君便是忠ꎬ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ꎮ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下功夫便是[4]是什么ꎬ就是良知ꎬ良知人人都有ꎬ但它是不受外界ꎮ”圣人之道的影响的ꎮ阳明先生认为ꎬ良知即是非之心ꎬ是判断事情对错的标准ꎬ就像我们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去除物欲等各种欲望对于“良知”的遮蔽ꎬ而我们如何不让良知被遮蔽ꎬ主要在“致”上ꎬ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是“格物”ꎬ“格物致知”ꎮ可以看出ꎬ阳明先生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ꎬ因为个人的修养最终会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上ꎬ也会导致人生道路的分岔ꎮ而阳明先生是很注重行动的ꎬ他认为ꎬ“知行合一”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致良知”ꎬ这样ꎬ个人才会进

内蒙古电大学刊

是一句口号ꎮ

JOURNALOFINNERMONGOLIARADIO&TVUNIVERSITYNo.4ꎬ2019(SumNo.176)

2019年第4期(总第176期)

步ꎬ社会才会更加和谐ꎬ所以马上行动ꎬ一以贯之不“不慈不孝焉ꎬ斯恶之矣[2]P881ꎮ”认为不慈不孝ꎬ是我的良知所厌恶的ꎮ阳明先生主张以良知为本的孝道观ꎮ他认为孝源于良知ꎬ当你拥有良知之心时ꎬ你自然而然就会发自内心地孝顺父母ꎮ当良知被遮蔽ꎬ那你的孝就只是形式上的孝ꎬ不是出自你内心的孝ꎮ

[4]

自然心中凝聚ꎬ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ꎮ此天理之念常存ꎬ驯至于美大圣神ꎬ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2]P50ꎮ”念念不忘存天理ꎬ就是我们所说的立志[6]ꎮ阳明先生告诉我们ꎬ只要不忘这一点ꎬ只要时刻都保持着这种想的念头ꎬ久而久之也自然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6]ꎬ这股力量会帮助你冲破阻挠ꎬ让所想变为所能ꎬ也就是常说的:成功路上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ꎮ最近听到一个话很实在:谁都是在不想活的同时ꎬ又在努力的活着ꎮ是啊!坚持不懈是一个不容易的事ꎬ但它不是不能做因此ꎬ孝敬父母不能只流于形式ꎬ或是表面的

花言巧语ꎬ要揭开我们的良知ꎬ从心出发ꎬ这样你的孝才是真正的孝ꎮ

知[2]P34

“未有知而不行者ꎮ知而不行ꎬ只是未

没有行动起来ꎮ”意思是有些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ꎬ说到底是不知道的ꎮ他告诉我们的ꎬ却这个道理就像他说的“致良知”“知行合一”ꎬ他认为良知需要进行推广出去ꎬ到“意”确定具体做的内容ꎬ再到“身”去行动ꎮ因此ꎬ只有你懂得并付诸行动以后ꎬ你才是真正的“知”ꎮ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无人有意做恶ꎬ恶只是来自于无知ꎮ”也是一个道理ꎮ就像我们说某人知道了对父母孝顺ꎬ知道了对兄弟姊妹友爱ꎬ肯定是这个人已经做到了这样的孝、爱ꎬ我们才可以说他知道ꎬ而不是说知道这样的话ꎬ就可以称之为孝、爱ꎮ我们经常说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ꎮ”所以ꎬ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ꎬ一定不要忘记行孝ꎬ这是永远不能等的事ꎮ

心ꎬ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此心若无人欲ꎬ纯是天理ꎬ便自然要求各温的道ꎬ是个诚于孝亲的

理ꎮ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ꎬ便自然要求个清的道理[5]么做ꎮꎮ”当我们的心没有私欲的时候这里的“思量”就是说有了孝心才会想要怎ꎬ就是合于天理的ꎬ就是一颗诚挚的孝心ꎬ道理就如在冬天时自然会

想到父母冷ꎬ给予他们温暖ꎮ在夏天时自然会想到父母热ꎬ会给予他们清凉ꎮ当我们主动地去为父母防寒消暑时ꎬ体现的是我们的发自内心的ꎬ这是一种真诚的敬意ꎮ因此ꎬ我们应深刻领会这种孝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表达ꎬ不光是孝ꎬ任何一种情感的表达都应该发自内心ꎮ在日常生活中ꎬ真心为父母做事ꎬ没有任何利益的驱使ꎬ只为让父母开心ꎬ这就是真正的尽孝ꎮ

四、持之以恒方成圣

“只念念存天理ꎬ即是立志ꎮ能不忘乎此ꎬ久则

成的事ꎬ阳明先生他做到了ꎬ他对于“成圣之志”的坚持ꎬ让我们看到了持之以恒去力量ꎮ

在现实生活中ꎬ我们经常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感叹命运的捉弄ꎬ怨天尤人ꎬ还埋怨社会的不公ꎬ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ꎬ一场充满磨难的路途ꎬ每个人都在努力前行着ꎬ关键就在于你怎么看待ꎬ你如何行动“被人诬陷世人以落第为耻ꎮ阳明先生曾经两次参加会试落榜ꎬ在黑暗的诏狱中仍然静下心来研究学问ꎬ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ꎬ却坦然说出[7]ꎮ”而后ꎬ

与狱友道:“累累囹圄间ꎬ讲诵未能辍ꎮ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7]的贵州ꎬ依旧没被打倒ꎮ”特别是之后被贬到环境恶劣ꎬ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之“心学”ꎬ并且领悟了“圣人之道ꎬ吾性自足[6]P751求一生的目标ꎮ正是这一次次面对人生磨难时的坦ꎮ”这追然和坚持ꎬ才成就了最终的王阳明ꎮ因此ꎬ只要我们在遇到挫折和磨难时ꎬ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的心ꎬ积极的心ꎬ并且持之以恒地努力ꎬ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ꎮ

五、克己成己是为己

己[2]P107“人须有为己之心ꎬ方能克己ꎻ能克己ꎬ方能成

能克制自己ꎮ”就是说人需要有为自己的一颗心ꎬ成就自己ꎮ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ꎬ这样才克己的时候ꎬ比如ꎬ面对欲望的时候ꎬ为人处世的时候ꎬ自我抉择的时候等等ꎬ都需要我们克制自己ꎬ做出正确的判断ꎮ克己的前提必然是你已经明白这个道理ꎬ你才需要克制ꎬ但克己不是我们说一味地去压抑自己ꎬ只是我们在对事物有清晰的认识以后ꎬ需要把握一个度ꎬ这个度就是它最好的状态ꎬ克己就是为了此状态ꎮ并且ꎬ我们说克己应该是出于自己内心ꎬ而无需外在的压迫ꎮ

—55—

钟承娅 

“三全圣人”王阳明的人生哲学

哲  学

其实我们经常在寻找别人优点的同时ꎬ往往忽视了应该去挖掘自身的优点ꎬ展现自己最优秀的那一面ꎮ我们是具有无限可能的人ꎬ也许现在我们觉得有些方面还有些欠缺ꎬ不足以展示ꎬ但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一步一步地锻炼积累的ꎮ

平时ꎬ我们鼓励别人ꎬ鼓励自己ꎬ也都是为了让自我得到一种相信自己的力量ꎮ这样我们就会尽力地去挖掘自己的内心ꎬ到达我们本应站立的高度ꎮ阳明先生曾说到古时候使用的卜筮ꎬ那都是为了对人的疑惑进行决断ꎬ让内心神明而已ꎮ自信是一种心ꎬ提高自己的境界ꎮ“静处体悟ꎬ事上磨炼[2]P238ꎮ”

阳明先生经常说ꎬ每个人都应该修炼自己的内

意思是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ꎬ你要静下心来ꎬ思考已经发生的这些事情ꎬ看看对自己能有些什么感悟ꎬ而且ꎬ多在事上付诸实践ꎬ这样自己也会有所锻炼ꎮ比如ꎬ如何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克服社会上的各种欲望纷扰?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ꎬ阅读可以让我们思考ꎬ开阔我们的眼界ꎮ在日常生活中ꎬ要时刻谨记克己为己ꎬ善良正直ꎬ还要将这些都放进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中ꎮ

六、相信自我最优秀

有个圣人“在虔ꎬ与于中、谦之同侍ꎮ先生曰:‘人胸中各

‘尔自家有的尔胸中原是圣人ꎬ只自信不及ꎬ如何要推ꎮ’于中起不敢当ꎬ都自埋倒了?’于中又曰ꎮꎮ’:‘先生曰因顾于中曰不敢ꎮ’:‘此是:先生曰:‘众人皆有之ꎬ况在于中ꎬ却何故谦起来[6]亦不得ꎮ’于中乃笑受[2]P208?谦虔州的时候ꎬ阳明先生告诉他的学生ꎮ”这段对话主要是说在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ꎬ只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ꎬ才没有显现出来ꎮ学生于中听后ꎬ连连推辞ꎬ觉得不敢当ꎬ但是阳明先生说这是每个人都有的ꎬ不必谦让ꎬ于是这才笑着接受了ꎮ阳明先生通过他的一生告诉我们ꎬ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圣的ꎬ每一个自我都可以是完美的ꎬ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ꎬ没有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ꎬ以至于将真正的“我心”埋没了ꎬ可以说ꎬ每个人都是潜力无边的ꎮ并且ꎬ就像我们前面说的ꎬ我们的圣人之心不光是这样一种自我的埋没ꎬ还容易被各种欲望遮蔽ꎬ因此ꎬ我们说要正确认识我们内心的同时ꎬ也要扫清遮挡内心的雾霾ꎮ很多人ꎬ包括我自己ꎬ其实都有感到自卑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别人优秀ꎬ以至于在生活中ꎬ遇到展现自己的机会时ꎬ都没有勇气不敢迈出去ꎬ于是ꎬ机会就这样一点点流走ꎮ

—56—

无形的力量ꎬ它能发掘我们的内心ꎬ因此ꎬ拥有高度的自信ꎬ不光是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ꎬ还有以后的事业等等都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ꎮ

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ꎬ影响深远ꎬ更是涉及多个领域ꎬ从明代中后期到近现代ꎬ不光是在中国ꎬ还是在国外ꎬ他的学说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着ꎮ可见ꎬ他的思想具有重要价值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ꎬ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ꎮ他想起阳明先生对于他的心学的总结ꎬ“无善无恶心之体ꎬ有善有恶意之动ꎬ知善知恶是良知ꎬ为善去恶是格物ꎮ”这四句教仍需继续领悟ꎮ往后的路上ꎬ我也会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ꎬ变得强大ꎬ不被外界所干扰ꎬ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ꎮ

[参考文献]

[1]王守仁.阳明先生集要(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ꎬ2014.5.

[2]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ꎬ2014.5.[3]申鹏宇.王阳明心物观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ꎬ2010ꎬ(3).[4]王 进.良知光明美[D].武汉大学ꎬ2010.

[5]白 静.王阳明否定自在世界的存在吗[J].攀登ꎬ2005ꎬ(6):142[-6144.

]刘 翠.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ꎬ2010.

[7]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_山金蕴水[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ed05010102xcid.[责任编辑html.:李春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