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教师版)(2)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文言基础知识: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悯 ) 零丁孤苦( 伶仃 ) 2、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 )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 )臣欲奉诏奔驰( 奔跑赴任 3、解释加点字词:

茕茕..孑立( 孤单的样子 )猥.以微贱( 自谦之词,犹“鄙” 常在床蓐( 褥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又 )

而刘夙婴疾病( 绕 )

告诉不许( 申诉苦衷 )

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进退两难的情状 终鲜.

兄弟( 少 ) ) 责臣逋.

慢(懈怠拖延 1

) )

4、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臣以险衅 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 介词,凭借(连词,表并列)

臣具以表闻 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 连词,表目的

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 连词,因为

急于星火 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外无期工强近之亲 助词,的

臣之进退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2

少多疾病 年岁小

解鞍少驻初程 稍稍

少仕伪朝 年青时

一时多少豪杰 多少

舅夺母志 志向

听臣微志 愿望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做标记

寻向所志 标志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照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婴

3

回答

夙婴疾病 缠绕,被缠绕

举婴,欲投之河 婴孩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鉏耰棘矜 悯

夙遭闵凶 悯臣孤弱 薄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厚古薄今 期

怜惜

自夸

矛、戟等武器的柄

通 “悯”,可忧患的事怜惜,悲痛

浅薄

迫近,靠近

轻视,看不起

4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一定的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约定,约会

良剑期乎断 希望,要求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而刘夙婴疾病 病(一般的生病)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痛苦,疾苦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缺点,毛病

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 厌恶,憎恶

疾风知劲草 迅猛,急速

嫉恶如仇 厌恶,憎恶

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台阶

5

攘除奸凶 除掉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并写出其词类活用现象: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词做状语,在外,在内 ) ..

但以刘日薄西山(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修改为:薄:形容词做动词,迫近 ) 历职郎署..( 名词作动词,任职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名词作状语,向上 ) 臣具以表闻( 使动,使——听到 ) ..

则刘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 凡在故老(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的人)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6、翻译下列各句,并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6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7、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8、写出下列文言句式:

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介词结构后置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判断句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状语后置 )

今臣亡国贱俘 ( 判断句 )

则告诉不许 ( 被动句 )

7

9、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D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B.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C.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作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B.“陈情”即申诉自己的苦衷。二字道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申诉自己不能在晋朝为官的理由。

C.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我们学习过的这类文章有诸葛亮的《出师表》。

D.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成功地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可以说,是文中的抒情打动了晋武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

8

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

9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 )

A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 B 武康为公令于军

拔剑切而啖之 不求闻达于诸侯

C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 D 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 A )

A 至阵,士卒帖然 B 及归,公又请殿将

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 与人不疑,不诘小过

C 至阵而乱行者,斩 D 左右皆望公,莫敢近

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10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典故

2、衔环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