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课改视窗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广西全州县文源小学(541500)唐燕波

[摘要]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新知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此,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趣味性、层次性,进行生活化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有效提问;生活化;趣味化;层次性[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80-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通过有效的提问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与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问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仍存在提问无效、提问范围过小、提问难度不适宜等问题。本文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找寻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提问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进行关联,结合提问来促生领悟运算技巧,总结出独具特色的运算技巧与方

法,不局限于依赖教师所教授的运算技巧。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一个盒子中装有一些黑球和白球,其中白球

2的个数是黑球的,那么,白球占全部球的几分之

3几?”在指导学生解答此题时,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进行解答。

方式一: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将黑球的个

2数看作单位“1”,黑球和白球相加则为1+,那么最

3222终的白球个数是所有球的÷(1+)=。

335方式二:运用分数的含义进行解答。白球的数量

2是黑球的,那么若黑球有3份,白球就有2份,所有

3球的数量则为2+3=5(份),最终白球的个数是所有球

2的2÷5=。

5方式三:把题目中的抽象数据具体化。将黑球的

2个数看作30个,白球的个数则为30×=20(个),黑球

3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提问。教师指着讲台的一角问学生:“同学们,这是讲台的一……”引导学生回答出“这是讲台的一角”,从而使学生对角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为学生布置课

后实践作业:“放学后,请大家回家找一找家里哪些地方有角,然后,把角拍下来,发送到老师的微信上。”通和白球的数量为30+20=50(个),最后白球的数量是

2所有球的20÷50=。

5通过以上的解答形式,学生不仅掌握了一题多解的方法,而且还领悟到运算技巧的价值(即理解算理),切实提升了运算技巧与能力。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大关注度,加强数学运算技巧的传授,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准确率和运算速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升华。

[参

献]

[1]杨金平.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

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9):263.

[2]杜娟.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数

学学习与研究,2019(7):71.

[3]郭世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J].学周刊,2014(5):109.

(责编罗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0·680过“在生活中找角”的课后实践作业,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教师精心挑选一些清晰的学生拍摄的图片,放到课件当中。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的角并将角标出来,同时提问:“角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教师选用的图片是学生自己拍摄的,因此学生会更加认真地思考角的特征。可见生活化提问,能够使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而通过学生自行探究得出来的结论,会比教师直接给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线组成的”印象更为深刻。

又如,在学习直角、钝角、锐角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钟表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一边转动钟表,一边问学生:“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呢?”学生通过对时针和分针夹角的观察来判断角的类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联系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趣味性提问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强调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教材进行趣味性设问。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教师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我的世界”来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我的世界”游戏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提问:“大家都玩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多数学生都十分喜欢这款游戏。然后教师引入正题:老师自己建造了一个房子,用了3个方块,那么老师如果建造两个这样的房子要用几个方块呢?”学生答:“6个。”教师继续提问:3个呢?”以此类推,并在课件上进行房子的展示。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2的乘法口诀,再看老师今天建的房子,有什么想法吗?”引导学生总结出3的乘法口诀。

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提问,学生首先会对提问的内容感兴趣,然后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层次性提问

学生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所有的问题设置统一难度,就会导致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够吃”,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却学不会。因此教师应根

课改视窗

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再根

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提问,从而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首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查和了解。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进行详细调查,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以上了解,以及对教学知识重难点的把控,可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超常层。这一层是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层的学生要侧重发展其数学能力,使其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B层为普通层。针对这一层的学生,教师要侧重于让其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生成数学思维。C层为偏弱层。针对这一层的学生,首先要让其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其对基础知识的吸收程度,提高课堂学习的吸收率。当然,层次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作业反馈情况,对学生的分层现状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分层的结果教师心中有数即可,不应让学生知道,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以下图片。

然后再设置分层提问:“一共有几把气球?每把气球有几个?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你可以写出乘法算式吗?你可以写出乘法口诀吗?”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层次,提出相应难度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提问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每一个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

献]

1]赵雪威.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中外企

业家,2015(3):135-136.

2]吴利利.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6(12):245.

(责编罗艳)

81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0·6“老师最近也在玩这款游戏,“那么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