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应对“难缠”的问题学生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造就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也就不同。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接受学校教育和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也有些学生不够通情达理,甚至还会莽撞无礼,我们权且把这部分学生称为“难缠”的学生。不管愿意与否,教师总是要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一旦遇上,情绪很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影响正常工作。因此,“难缠”的学生给教师及其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教师应掌握在一些困难的情景中应对这种学生的策略和技巧。 1、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往往很容易做到。但是,要尊重那些态度蛮横、不讲道理的学生,则要求教师具备宽阔的胸襟和高深的涵养。重要的是要记住,有些学生与我们所想像的不尽相同,那未必就是他们的错。既然他们与众不同,教师在不同情形下与他们打交道,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且所采取的策略可能要出乎意料。无论我们认为他们是否合理,对于教师来说,在任何情形下都要像尊重其他学生一样尊重他们。这意味着教师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说话注意分寸,做到目中有人,态度友好、坦诚,时时展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之意。 2、真诚沟通,相互理解
只有真心诚意、努力地去理解学生,教师才能在实践中找到具体的策略和技巧,在处境困难、事情棘手的情况下,得心应手地应对他们。当对某个学生的行为忍无可忍而又无计可施时,很多教师会把学生送到校长办公室由校长进行教育,但这样做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事与愿违。实际上,教师应该约见学生就其问题进行沟通,尽管学生有时可能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教师要真诚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并设法使学生理解你教育他的良苦用心,以取得学生在教育上的支持与配合。诚然,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是与其天性密切相关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这将使教师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更有利于与学生沟通。 3、“难缠”的学生,采取“冷”处理
教师绝对不要与那些“难缠”的学生大声争辩,更不要讥讽、挖苦他们,这是教师职业的要求。若与学生发生争辩,会使教师与那些本来就不好应对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再说,与他们争吵不休、争个高低实在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意义。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教师要为人师表,要为这些纠缠不清、难以应对的学生树立一种榜样,让他们知道应该用更为文明的方式待人处事。 4、正面引导,分享进步喜悦
与学生分享他们积极表现的时光,哪怕是片刻,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也是教师能正面积极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之一,因为这样学生会体会到教师对他们个人学习的关心。有一种很好的做法就是,教师让学生到办公室来和他一起分享好消息,这会使学生看到教师真实、和蔼可亲的一面,也会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愉悦的相互交流。同时,这也为学生因不良表现而被送到办公室进行教育做了铺垫。这样,他们会相信教师对其表现的判断和反映是客观公正的,因此,也更愿意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而不再纠缠不清。 5、保持冷静,但不退缩
多数教师天性善良、温和,在愤怒的学生面前容易变得紧张不安、勇气不足,并且在感到恐惧不安时往往把视线投向别处。要记住,那些学生就是希望你这样做。虽然要改变天性很困难,但做些事情自己表现得不那么紧张则是容易的,那就是教师用正义、威严的目光与恼怒莽撞的学生对视,学生的行为会因此有所收敛,这叫做“以眼还眼”。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孩子在操场上争斗的情形很能说明这一点,恃强欺弱者总是希望对手退却、低头,但只要对手眼睛一直盯着他看,表示决不屈服,他也因此会变得不再盛气凌人。面对生气了的学生,教师与其目光对视并不意味着威胁他们,也不可能使他们完全“偃旗息鼓”,但确实会使他们有所退却,变得比较冷静、理智。 6、开展活动,积极探讨,深入交流
教师真正能够和学生坐下来进行个别交流的时间却不多。当然,这并不是这种形式本身的过错,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要与所有学生讨论很多问题也不现实。与学生建立了良好关系并获得学生大力支持的教师,有种做法值得借鉴,即用一学年中的一次或几次的班集体活动作为“主题讨论”时间,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某个实际问题上,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等。诚然,这种主题讨论会针对性强,有相应问题的学生可以与教师或其他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即便那些平时“难缠”的学生也会敞开心扉,乐意与教师交流。 总之,教师能够运用相应的策略与技巧,有效地应对那些“难缠”的学生,往往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把这部分工作做得更为成功。
- 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