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综合探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

于慧兰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北关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精读文本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感受文学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关键词:自身素质;善于引导;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应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阅读教学,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其特有的发展特点,对知识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小学阶段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建立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十分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目的。

1 改变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质

传统的阅读理解一般是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快速地读一遍或者两遍,了解大致的意思,然后老师领导学生学习中心思想等一系列问题。以教师为主体是一种被动的阅读方式,这么简短的阅读时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仔细阅读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不要认为仔细阅读是浪费时间的,应该多留出一些时间课上让学生进行阅读。另外,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也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提高自己的素质,例如可以在空余时间多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老师改变教学思路加自身素质提高,是对学生以及自己副业。

2 研读文本,提高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能力,要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解读文本,教师首先要能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这也是开展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与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阶段,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也对学生的解读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仔细研读教材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与内涵,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做好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以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

3 教师善于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语文阅读的目的,从来不在于让学生能死记硬背多少文章,而在于让学生从文章中思考出什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把自己当作一个引路人,鼓励学生在细读文本之后大胆发言,发言内容可以是对文章措辞用句的赏析,也可以是对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的理解,还可以是文章读后对生活的感悟。而教师所要做的,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表扬其中精彩的部分,对其中稍显稚嫩的部分加以补充,并指出改进方向,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摆脱流于表面的桎梏,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或许可以显示一名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口才实力,但锻炼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需要教师适当闭嘴,将课堂时间还一部分给学生。

4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语文课上的那点时间,课上时间是珍贵的,不可能每节课都抽出时间来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所以,课外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让学生们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只要是有意义的书都可以读。然后让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把书籍里看到的好词好句都记录到自己的本子上。不要把这种事情作为家庭作业,可以让他们自己安排阅读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没有压迫感,才能全心全意地进行仔细阅读。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老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走好这个阶梯。书到用时方恨少,多读书读好书才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因素。

5 细读背景,深刻领悟

·380·

小学生的知识阅读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小学生年龄小,接触到的内容还比较少,但是这样的现状也为学生的阅读设置了障碍。对于一些时代性比较强的文章,学生们理解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作家作品的内容以及文本的创作背景,在细读背景的基础上身临其境地去学习文本,促进领悟。《詹天佑》是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非常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初读文本,就被文本中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但是在理解文本主旨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理解就仅仅局限于对詹天佑的智慧的赞美,而不能深入一层,这和学生对于文本创作背景认识不足有关系。于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学习文本创作背景的任务,通过对文本背景的仔细分析,学生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就能很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表现的詹天佑的爱国之情。

6 灵活创新教学实现精读

文本精读的实现,不一定非要立足课文,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切入,创新教学方法,达到文本精读的效果。第一,可以借助角色表演辅助文本精读。要对课文文本达成深入理解,角色表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其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呈现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课文文本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然后设计一个表演情境。在课堂教学开展的时候,先进行文本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将设计好的表演情境资料下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先集体阅读资料,然后再来分配角色,轮流到讲台上表演。在文本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表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对文本内涵形成深入认识。第二,可以创设趣味阅读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学生理解掌握。文本精读的实现,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展开阅读。因此,就可以创设一些趣味化的阅读活动,来辅助阅读教学的开展。

7 在阅读活动中培养细读习惯

帮助学生建设良好的日常细读习惯,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性之一。在进行基础的课堂阅读教学之外,教师结合相应教学内容,组织长期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同时,教师为学生留出特定的部分进行自我细读探究。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同学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主管的细读习惯,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脱离对教师的长期依赖,激发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自主阅读意识,建立良好的课文细读日常习惯,使学生在达到领悟课文文本蕴含的内容同时,提升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提高小学语文授课的整体水平,教师就必须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发掘当前阅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秋菊.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读与写,2018(11).

[2]白芸.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17(40).

[3]陈升阳.文本细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7(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