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高楼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020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高楼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参考答案:

B

2.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达到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为2mol,变化6mol,M的物质的量为6mol,变化4mol,反应的方程式为3N

2M,结合图象解答该题.

【解答】解:A.达到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为2mol,变化6mol,M的物质的量为6mol,变化4mol,反应的方程式为3N

2M,故A错误;

B.t2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B错误; C.t3时,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错误;

D.t1时,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 A. 3NO2+H2O=NO+2HNO3 B. CaO+H2O =Ca(OH)2 C. 2F2+2H2O=4HF+O2 D. 2H2O=2H2↑+O2↑

参考答案:

A

A、3NO2+H2O=2HNO3+N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选项A符合;B、CaO+H2O= Ca(OH)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C、2F2+2H2O═4HF+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做还原剂,选项C不符合;D、2H2O=2H2↑+O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物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化合价升高,则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必须是做为反应物的水在反应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无变化。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失电子难的原子,则容易获得电子 参考答案: C 略

5. CO2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钠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CO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分别是( )

A.化学键 B.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D.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44 g CO2 B. 1.5 mol H2 C. 64 g SO2 D. 3.01×1023个硫酸分子

参考答案:

B

A项,44 g CO2的物质的量是44 g÷44 g·mol?1=1mol;C项,64g SO2的物质的量是64 g÷64 g·mol?1=1 mol;D项,3.01×1023个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是3.01×1023÷(6.02×1023mol?1)=0.5mol,故选B。

7. 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是 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C.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D.较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最好从电器中取出电池,并妥善存放 参考答案:

B

8. 将4 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 s) B. 用物质B表示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s)

C. 2 s后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 2 s后物质B的浓度为0.35 mol/L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C、1molOH—的质量是17g /mol D、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参考答案: A 略

10.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材料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光导纤维 B.氧化铝——耐火材料 C.铁碳合金——碳素钢 D.硅酸盐——普通玻璃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存放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棕色细口试剂瓶存放氯水

B.漂白粉需在密闭容器中保存 C.HF溶液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

D.NaOH溶液盛装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A.液体应放置在细口试剂瓶中,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要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 B.漂白粉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 C.HF酸易和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能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

【解答】解:A.氯水是液体,且氯水中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应该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

中,故A正确;

B.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次氯酸钙易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导致漂白粉失效,所以漂白粉要密封保存,故B正确;

C.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HF易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HF不能用玻璃瓶存放,故C错误;

D.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易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是粘性的物质,容易把玻璃塞和试剂瓶粘结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NaOH B.CO2 C.H2SO4 D. Fe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示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示表现的内容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C

解析:A项中为洗气操作,应进气管长,出气管短;B项中量筒不能用于溶液的稀释;D项中NaOH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不能放在纸片上称量。 14. 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苯 B. 乙烷 C. 乙烯 D. 乙酸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苯、乙烷、乙酸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

锰酸钾氧化,导致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选C。

15. 2013年1月3日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现大雾天气,导致大量航班延误。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乳浊液 B.溶液 C.悬浊液 D.胶体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不能检

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怎样证明产生了S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怎样证明产生了C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9分)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用字母代号填)。 A.Fe B. FeCl3 C. FeSO4 D. 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微

粒直径的范围是 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Fe3+的试剂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9分)(1)C (1分) (2) 1-100 (每空2分) (3) 2FeCl3+Cu=2FeCl2+CuCl2 ; KSCN , Fe3++SCN-=[Fe(SCN)]2+ 。(每空2分) 略

18. 烯丙醇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CH2=CH—CH2OH。请回答:

(1)烯丙醇的分子式为 ;烯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0.3mol 烯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

气 _______L。

(3)写出烯丙醇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烯丙醇与CH18

3CO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方程式为

,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1)C3H6O 碳碳双键 羟基 (2)3.36L

(3)CH2=CH—CH2OH+Br2 ―→CH2BrCHBrCH2OH 加成反应 (4)CH18

3COO H + CH2=CH—CH2OH

CH3COOCH2CH=CH2 + H18

2O

略 略

19.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②Cm-、E(m-1)-具有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HmDm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mC与C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C的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A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E形成的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由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按物质的量之比2: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题目难度较大,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元素的推导和(5)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2)2H2S+SO2===2H2O+3S 2:1 (3)

(2

也给分)

(4)Na、S (5)6AlO2-+21H+=5Al3++Al(OH)3↓+9H2O

(2)H2S与SO2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都是S,物质的量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H2S+SO2===2H2O+3S;2:1;

(3)用电子式表示硫化氢的形成过程表示为 过程表示为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钠的形成

,故答案为:

(4)从转化关系可以看出,单质所含元素为变价元素,含有多种化合价,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以上元素中有Na、S元素符合,故答案为:Na、S;

(5)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偏铝酸钠,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为高氯酸,按物质的量之比2:7反应,部分转化为铝离子,部分转化为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AlO2-+21H+=5Al3++Al(OH)3↓+9H2O,故答案为:6AlO2-+21H+=5Al3++Al(OH)3↓+9H2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