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l0期 林业科学 论园林植物配置 吴水枋 (杭州I两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阐述园林植物配置时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及配置原则,以为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0—0223—02 关键词 园林;植物配置;种类;方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园林工程 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直接受植物配置优劣的影响。园 林植物配置要讲究艺术性,遵循科学性,必须合理配置,从 而创造出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为人类 的生存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 1植物种类的选择 1.1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配植的树种 以我国大部分温带地区为例,新近推荐选用的优良落 叶树种.乔木类有无球悬铃木、马褂木、香槐、金丝垂柳、黄 玉兰、紫玉兰、黄山栾树等,灌木类有花叶锦带、海滨木槿、 红花大叶醉鱼草等。对于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天竺桂、 山杜英、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沉水樟、猴樟等,灌木类有浓 香茉莉、金边卵叶女贞、紫金木、孔雀柏等。 1.2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树种 杜鹃、茶花、金叶女贞、含笑、玉兰、杜仲、苏铁、栀子红 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宜于含铁铝成分较多、pH值 5.5~6.5的土壤。而棕榈、黄杨、紫薇、槐树、银杏、海桐、夹竹 桃、桃叶珊瑚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含钙质较多、pH植7.5~ 8.5的土质。 1.3根据树种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合理安排配植用地及绿 化使用场所 如杨树、刺槐、悬铃木、落叶松、五针松、龙柏、白玉兰、 银杏、榆树、榉树等为喜光性树种;南天竺、黄杨、山茶、珊 瑚树、八角金盘、十大功劳、海桐、蒲葵、罗汉松等为耐荫 树种。 1.4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植物配置 植物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有些植物还具有 防风固沙、隔音、吸滞粉尘、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 用。因此,配置园林植物时,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 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种。例如:桧柏、侧柏、悬铃木、龙柏 等易吸滞粉尘的树木适宜种植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 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广玉兰、海桐、棕榈等吸收或 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适宜种植在排放有害气体的 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 1.5根据绿地性质进行植物配置 公园及风景区绿地:其树种选配应尽量丰富多彩,干姿 百态。防护绿地:应注意选择抗风力强、生长快且生长期和 寿命都长的树种,最好是乡土树种。道路绿地:应选用荫浓、 作者简介吴水枋(1981一),女,浙江杭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园林工 程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l1-03—25 树冠大、抗污染力强、干性强、耐修剪、病虫害少且寿命强的 树种,如行道树可采用梧桐、悬铃木、臭椿、垂柳等树种,可 起到较好的隔音及滞尘效果。污染较重的厂区:可针对其空 气中不同的有害物质,分别选用具有不同解毒功能的树种, 以降低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庭院绿地:因其功能和用途的 不同。在树种选择方面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在医院、疗养 院中.可选择栽种的树种有松柏类、合欢、大叶黄杨、刺槐、 广玉兰等.这些树种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作 用。在噪音较大的厂区可选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在中小 学校、幼儿园,可多选用一些观赏性强的树种,如观干、观 叶、观花、观果树种以及一些彩色植物,以培养孩子们的观 察力和想象力。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带刺的及分泌有害物质 的树种,如红叶小檗、夹竹桃等,以防发生意外。 2植物配置的方式 2.1自然式配置 2.1.1带植。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林带组合原则与 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如 密植形成树屏,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 2.1.2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一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 要,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二是 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常用于花坛中, 、 大片草坪上、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1.3群植。以表现群体为主,树木的数量较多,具有“成 林”效果。主体为l~2种乔木,配以数种灌木和乔木。组成较 大面积的树木群体I1】。 2.1.4丛植。可用作主景、配景、背景或隔离措施。都是园林 中普遍应用的方式.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 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种植构成整体。丛植的植物配置宜自 然,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又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符合 艺术构图规律。 2.2规则式配置 2.2.1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成带状,构成防护林带。 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2.2.2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 多行、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2.2.3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 大于株距。 2.2.4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2.2.5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 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2.2.6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223 林业科学 3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0期 棣棠等;早春开花的连翘、迎春、丁香、桃花等;秋天观叶的 枫香、银杏、红枫和观果的山里红、海棠等;初夏开花的紫 薇、木槿和各种草花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等。总的配置 3.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深绿色的香樟, 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暗绿色的油松、云杉,浅绿色的梧桐 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翻。在树木配置中,阔叶树比针 叶树效果好,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有草坪比无草 坪的效果好,乔灌木搭配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多样 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总之,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 另外.也可配置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3.5应突出地方特色 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21。观赏花木 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 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 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 放在显要位置上。 3.2注意乔、灌、草的合理优化配置 不要出现“重草轻树”的现象,用“小埘林”取代“大草 由于各个城市的规模不一样,历史文脉、自然条件、地 域文化、自然资源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城市园林 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融合地方文特 坪”,树林的生态效益大大优于草坪,要充分发挥树木的造 氧功能。注意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 与慢长相结合,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草花,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 观赏的景观效果.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3注意层次 色;只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把握历史文脉,才能提高园林 绿化的品位。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以 避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 植物的生长,从而使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41。 4参考文献 [1]刘宝建.从生态学看中国园林发展方向f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9):313, 疏密、高低分层配置,注重植物本身色彩搭配。不同的 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3.4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植物配置丰富、自然、独特,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各 异、近似自然风光的景观,使游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 变化。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晚春开花的玫瑰、蔷薇、 (上接第219页)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f4】李茂才.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9): 】05-lO7 服务中心调拨。周边荒山补植补栽工程由镇农村社会经济 服务中心组织专业队完成,种苗由县林业局统一调拨。 3.3病虫鼠害防治 耕还林成果,加快改善全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对策 3.1低效林和林分改造 通过调查,南门峡镇共有736.16 hm 林地需要进行低 通过对全镇退耕还林区病虫鼠害进行调查,全镇病虫鼠 害发生总面积为613.33 hm2(全部为轻度),其中病害60 hm 、 虫害46.67 hm2,占总面积的17.39%,鼠害506.67 hm ,占总 效林和林分改造,其中周边荒山319.33 hm ,退耕地416.83 hm2。林分改造针对造林地内树种配置不当,林木郁闭度低 面积的82.6l%。防治措施:一是采取生物防治、人工捕鼠、化 学防治、营造混交林相结合方法进行防治。二是补植补栽 前,彻底防治1次鼠害。三是每年秋季再防治1次。四是鼠 于3O%的地块;对林木郁闭度达到30%,但效益不太明显的 造林地进行低效林改造。其改造设计方法:一是灌木林改造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如沙棘雌株等经济林树种或 害防治由镇服务中心成立病虫鼠害防治专业队,由县林业 局森防站提供防治经费嘲。 3.4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抚育 祁连园柏、青海云杉、桦树等用材林树种,条件适宜地区可 选择青海云杉、园柏等;二是对林分密度过大、树种单一的 地块进行稀疏;三是乔木林在历年退耕还林造林中较少,在 改造树种选择上可沙棘雌株与青海云杉,祁连园柏等树种 进行乔灌混交;四是对纯灌木或纯乔木林进行乔灌结合的 方式实施改造阁。 3.2补植补栽 为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结构,防止森林火灾、病虫 害的发生,培育健康森林,应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进 行有效抚育,以正常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促使林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退耕地抚育由退耕农户 按抚育要求自行抚育,内容主要包括定株修枝、除草割灌、 专人管护、稀疏施肥、防火道路维修等【11。 4参考文献 [1]李宗德.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思路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 技,2008(17):lO8~lO9. 南门峡镇退耕还林工程需要补植补栽806.64 hm2.其中 周边荒山造林319.33 hm2,退耕地造林487.31 hm2。全镇补植 补栽以营造青杨、青海云杉、沙棘、桦树等水源涵养林为主; 以园柏、云杉、青杨、沙棘、桦树等作为荒山补植树种。为避 免破坏原有植被,采用穴状整地方式。补植补造在原有苗木 的期础上必须达到乔木2 505株/hm ,灌木4 995株,hrn2,最 好不选用原造林树种嗍。 『2】李小芳,王泉,孙玲萍.对灵武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J】.宁夏农 林科技.2OLO(6):154—127. 由县林业局统一下达退耕地补植补栽任务,由林业局 拨付种苗款,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种苗由镇农村社会经济 224 【3lL唐大云,张建军,唐巍,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几个后续问题的探讨 fJ],四川林勘设计,2OLO(4):71—72. 【4】郭湘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途径的探讨[J】.安徽林业,2o10(1):32. f5]董石梅.定西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闻题及其对策[J】.农业 科技与信息.2OLO(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