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村庄物语第232篇原创推送
罗锅,即驼背,⼸着腰。皖北村⼈习惯上称作罗锅⼦。也有叫背锅的。想来,那是把驼背之驼处,当成了⼈们更为熟悉的⼀⼝锅了。
从前乡⼈的劳动强度⼤,很多农⽥作业,不掏⼒,不掏死⼒,⼲不成。腰部受伤,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伤,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等到了年纪⼤了,就由不得⼈地驼了下去。
也有⼈说,罗锅⼦还可能跟家族有关。在我的⽼家池家岗,有⼀个姓⽒的⼈家,⼏辈⼈了,辈辈都有罗锅⼦。年幼时看不出来,⼀到五⼗岁开外,就弯腰驼背起来了。有的年纪⼤的⼥性,能弯的离地只⼏尺了。
这样的情况,说是家族遗传吧,⼜不像。因为不只年⽼的男性,嫁过来的⼥性也是如此。村⼈实在解释不了,最后的结论只能往迷信上去了:那户⼈家的祖上坟地,埋的地⽅不好。
罗锅⼦严重的⼈,最为受罪的时候,就是躺下睡觉。因为有⼀个“锅”在中间杠着,抵着,两头都放不平。因此,罗锅⼦的⼈,最怕“抵”。他们睡觉,常常是侧卧状。
但偏偏,皖北村⼈就常说:“抵罗锅⼦”。当然,其意涵已经偏离了看得见的罗锅⼦了。有的⼈故意说谎话,且编排的还顺溜。听起来,跟真的⼀个样。如果中间还能有情节呢,听着更是活灵活现,由不得⼈不信。但恰好有那知根知底的⼈,当着说谎⼈的⾯,把真相⼀语道破。这个时候,说谎的⼈会说,“就你抵我的罗锅⼦”。如果事情本⾝没啥⼤不了,说者、听者,也都哈哈⼀笑了之。
很多时候,皖北村⼈还⽤“抵罗锅⼦”,把不依不饶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就是从⼀个谎⾔,到另⼀个谎⾔,直到最初的那个谎⾔,⼀个⼀个地戳穿,戳破,让说谎⼈哑⼝⽆⾔,甚⾄⽆地⾃容。这个时候,也就把罗锅⼦躺下睡觉的难受劲头,⼀下⼦“抵”出来了。
以我的体味,“抵罗锅⼦”⼀语,在皖北⼈嘴边前,更多的场合下,是⼀句玩笑活,有插科打诨的意思在。不论谁抵谁的罗锅⼦,都⽆⾮是⼀样嬉闹,少有⼈当真、认真,不饶⼈的。这是因为,他们说出来的那个谎⾔,并⽆⼀般意义上的恶意。真真假假,⽆关紧要。
这其实很好理解。皖北⼈憨厚朴实,重情重义。⼈与⼈之间相处相交,驳⾯⼦的话,说不出来;薄情分的事,做不上来。⾄于“抵罗锅⼦”,也许只剩下嬉戏的成分了。⽽且逗个乐⼦,也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