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政府投融资中的城投债问题研究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地方政府投融资中的城投债问题研究 陈迎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为了促进城市建设的进程和获得更加广泛的资金来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城投债,后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投债也发展到了一个繁盛时期,逐步成为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城投债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 越来越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从地方政府投融资中城投债的发展特点入手进行分析,讨论了当今社会地方政府的投融资 中存在的城投债问题并且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促进城投债的早日完善。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城投债 城投债最早在上海产生,是中央为了支持浦东新区的城区建设而给 予上海方面可以有效筹集资金的手段,从1993年的第一支城投债5亿 元到2OlO年的2918.5亿元,可以说城投债获得了十足的发展,在城 可以说,城投债是“准市政债”,在我国已发行城投债的地区,本 期债券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都超过了地方财政收入的10%,这种 情形不仅加大了债券的信用危机,也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虽然 投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投债的问题也逐渐在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中显 现出来,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中的城投 债问题并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中城投债的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实施了分税制这一财政体制上的改革以来,国家财政收入 中的中央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可是在地方上的财政支出却不断增加,地 方从事经济建设的重心下移,从事财政建设的重心却在上升,这就导致 了在地方政府两个中心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关系。由于我国还处于一个发 展的阶段,城市化建设的成果要一步步扩大,这都需要对基础的城市化 的建设注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保证城市化建设的顺利展开。可是在地 方政府的角度,财政收入的手段是有限的,很难以满足城市化建设对于 资金的需求。于是,迫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能满 足的两大压力,地方政府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投融资,以筹集足够的资金 满足自身建设的需要。于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城投债由于自身 的优点逐步在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 筹措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重要来源之一。 城投债之所以成为地方政府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于其 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进而 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和其他的通过公司或者平台申请贷款和 通过上市的手段融资等等融资手段相比较,城投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 更大的自主性,给了地方政府更多的便利。如若通过一些商业银行贷款 来达到融资的目的,就不可避免要应对银行对贷款的审核跟踪和检查以 及许多的关于贷款的约束性条款,如若通过上市的公司来达到融资的目 的,又会收到来自公司机制方面的严格约束,而运用城投债则相比以上 两种手段少去了很多约束和不方便,在资金的安排和资金的投向方面地 方政府无疑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此外城投债还具有成本低、规模大、 稳定性好的特点,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城投债可以满足其长期的关于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中存在的城投债问题 据笔者对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投融资中存在 的城投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资产的整合不规范 由于城投债所受的法律约束比较少,债券的发行规模直接受城投公 司资产的影响,地方政府向城投公司注入一些无形资产诸如土地之类的 时候往往存在对资产估值过高,不能规范划拨资产的问题。而且由于一 直以来对城投债的监管只有部分跟踪报告,导致相关评定机构的监管缺 位,各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之中出现了许多资产转移事件,对投资者的 正当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 (二)信用风险较大 由于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债得到的融资大多用于一些公共设施和基础 设施的建设,对于许多项目来说,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项目自身 的盈利水平,风险更多的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相联系。此外,由 于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内部的现金状况、盈利水平都是比较弱的,而且 资金的流人流出情况等各方面的公开透明程度还远远不足。另一方面, 由予国家在房地产领域的大力调控,对于主要依赖土地建设的城投公司 来说,这对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又是一个很大的削弱,导致城投公司的资 金流转出现很大的问题,出现许多借新还旧的现象。随着信用环境的越 来越紧张,地方政府及其城投公司的还债压力也一步步加大。 (三)规模扩速过快 ・210・ USmess 监管层也有过相关的清理和整顿措施,城投债也出现过中止的现象.可 是据2010年相关城投债规模为1625.33亿元这组数据表明,当前城投 债仍存在发行规模增速过快的现象。 三、对地方政府城投债问题的解决建议 针对以上笔者分析的地方政府城投债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笔者提出 了自己的解决意见,总体来说,解决相关城投债问题要从完善体制、控 制规模、改进方式等方面着手,具体举措如下: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能够发挥社会各界的对发行单位的监督和约束,对维护投 资者的正当利益,规范城投公司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要对于城投公司的 资金注入情况、债务情况、盈利状况、投资方向等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披 露,还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重大的资金转移现象进行重点披露,加 强对企业的监管,促使其约束自身的资金行为,对披露不充分或者不披 露的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 (二)完善增信方式 地方政务通过城投债兴建的基础设施盈利能力较弱,城投公司的盈 利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地方政务的债务信 用,首先要对当下存在的对资产操作不规范,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判断存 在问题的现象予以清除,其次要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做更加有力的规定, 比如加强城投公司资金投入和流通的法律监管、提高资产评估机制建设 等级等等措施,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比较成熟的城投公司的增新措施 和手段。 (三)控制发行规模 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在建设资金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口,但他们仍可以 在其他方式行不通的情况下通过城投债取得融资,虽然管理层针对城投 债发展速度过快的问题提出很多的限制政策和约束措施,但这种现象仍 然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财政收入 水平,控制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样才能够一方面维护投资 者的正当权益和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政府的债务 风险。 结束语: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城投债的规模和城投贷款还存在一些 差距,但是不可否认,在地方政府的政府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城投债以其特有的优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城投债中存在的问 题也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相信地方政府针对自身的特点,结合自己的 实际情况,对城投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政策和体制方面的调整,创 新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控制城投债的范围等等方面的改良之后,地方政 府投融资中的城投债问题一定会有所改观,城投债也将更好的为地方政 府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作者单位:连云 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杨海霞,地方融资:规范比规模更重要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 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J].中国投资.2010(03):46--49. [2] 杨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经济纵横. 2011(12):4_-6. [3] 吴超,钟辉.地方政府投融资乎台潜在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 华北佥融.2010(OS):45--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