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chánɡ) 必浚其泉源(jùn) B.况于明哲乎(zhé) 塞源而欲流长也(chánɡ) C.盖在殷(yīn)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zài) D.虑壅蔽(yōnɡ) 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 B.盖在殷忧殷:深 C.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 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对下列句中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②振之以威怒 ③则思知足以自戒 ④董之以严刑 A.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C.①③用法不同,②④用法相同 D.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
6.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振之以威怒
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7.下列句子,与“振之以威怒”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董之以严刑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则思三驱以为度
8.从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 B.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皇帝掌握着帝位的重权。
B.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有所作用,就想一下适可而止使人得到安定。 C.虽董之以严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D.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将惩罚施加于人,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