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5.4朝花夕拾练习答案[1]精编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最新资料推荐…………………………………………………

《朝花夕拾》练习(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 2、“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于是,“看客”便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经典的群体艺术形象。看客促使鲁迅先生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散文《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里说,他早在仙台求学时,课间放影“几片时事的片子……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些人就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也便是鲁迅先生笔伐的对象。

3、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_无常____。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绘图书本兴趣的图书是《_山海经__》,这本书的来历是长妈妈给买的。 4、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鲁迅在《无常》一文中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琐记》和《藤野先生》; 5、《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

6、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

7、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8、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妨害白话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_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9、鲁迅在《藤野先生__》一文中讲述了在_日本____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_决定弃医从文_,回国后,他将_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0、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避流言,“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他随后又考入了矿_路学堂__,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盼望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我背诵《鉴略》,让我感到痛苦,含蓄地批判了_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12、《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散文(体裁)集,共10 篇。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本书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朝花夕拾”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13、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 ⑵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

1

……………………………………………………………最新资料推荐…………………………………………………

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 ⑶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

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莲河) ⑸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长)

⑹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14.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10篇文章。一些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他身边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小时候家里的女工①(人名)给他买《山海经》,闰土的父亲教他在冬天的百草园里②(故事情节);青年时期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时,③ (人名)给予他教诲和鼓励。

答案:①阿长(长妈妈) ②捕鸟 ③藤野先生

15.《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集,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学医期间,藤野先生对他的教导与关爱。同时也叙述了作者因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歧视侮辱,从而决定的经过,这体现了鲁迅的品质。答案:散文 弃医从文 热爱祖国

16.《 ① 》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 ② 学习时的情景;还表达了在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 ③ 深深的敬意。答案:①朝花夕拾》 ②三味书屋 ③阿长(共3分。每空1分)

17.“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 》篇。《琐记》 18.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乌烟瘴气 19.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 ”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20.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无常》《五猖会》

21.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2.三味书屋的游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爬上花坛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用“荆川纸”描绣像。

23.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有描绣像、收集带图画的书___、等爱好。 24.《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______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_的实质。

25.作者仇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26.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7.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范爱农写。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