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南大学铁路综合性货场设计

中南大学铁路综合性货场设计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铁路货运组织课程 综合性货场设计

说 明 书

班 级:交运0801班 学 号:********** * *** * 指导教师:朱 * *

2011年7月1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

1、目的:

①掌握铁路货场内部规划设计的原则;

②掌握确定影响货场装卸线、到发线作业能力的因素; ③掌握确定货场内仓库、堆场的面积计算公式。 2、要求:

①分析材料,确定货场配置图; ②确定货场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数量;

③绘制货场平面图,货场比例尺平面图(1:2000); ④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背景

位于某市的A站由于近年货运量不断增加,原有货场已不能满足运量增长的需要,需

另择一地新建货场。地形条件不受,风向为西北向,要求该货场近期满足五年内货运量变化的需要。

三、运量分析

根据现有运量预测,五年后该站货运量将达到234万吨,品类别货运量构成如下表所

示:

单位:万吨

品类 整车成件货物 长大笨重货物 集装箱 散堆装货物 粗杂品 专用线 发送 32 14 8 12 16 40 到达 18 10 12 备注 直接换装比为20% 20Ft : 40Ft=7 : 3 —— 12 60 直接换装比为25% 注:1.货物到达月度不均衡系数取1.2,发送取1.3。

2.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整车货物。

发送年运量:32+14+8+12+16=82(万吨);到达年运量:18+10+12+12=52(万吨);总年运量:82+52=134(万吨);发送百分比:82/134×100%=61.2%;到达百分比:52/134×100%=38.8%。分析得出结论:该货场到发货物均为整车,故为整车货场;货场年运量为234万吨,故属于大型货场;发送运量百分比61.2%,故为装车性货场。

并且整车成件货物的到发量比较所占比例较大,这样它们所需要的装卸线也必然要长

2

一些;而且整车成件货物和粗杂品的直接换装比相对较高,在进行货场设计时要注意考虑这些因素。运量最大的是整车成件货物,在以后各种标准的选取时应从大型货场的角度考虑。成件包装整车、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及散堆装的发出量比较多这样它们所需要的装卸线也必然要长一些,注意考虑它们的安排。

四、货场性质

由于该站货场既办理整车成件货物,又办理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散堆装货物和粗

杂品等,且运量较大,因而属于综合性大型货场;

其中整车成件货物要用仓库来储存;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需用相应的专用堆放场地;另散堆装和粗杂品等用普通的平货位堆货场堆放即可;按办理货物运输的种类分,为混合货场——办理整车、零担和集装箱中两种以上货运作业的货场。按货运量的大小分:年运量在100万t及其以上为大型货场;按配置分,该货场为尽头式货场——指由尽头式装卸线组成的货场。

五、设计过程及计算步骤

(1)运量分析及装卸机械化方案的确定

该货场主要办理整车成件货物以及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散堆装货物和粗杂品。 整车成件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散堆装货物和粗杂品的到发数量都属于货场的运量,专用线到达与发送量不属于货场的运量范围。

整车成件货物、长大笨重货物、集装箱、散堆装货物和粗杂品的装卸都要占用货场设备,但其中直接换装的部分不需占用仓库或堆场但是要占用装卸线和装卸机械设备。 场库设备和装卸机械要能够保证各品类货物的装卸需求,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装卸机械以及高效的作业方法,努力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装卸作业时间,节省劳动力,以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送达,降低作业成本,另外还要保证安全;场库的地面和道路一定要坚硬平坦,适合移动机械设备和汽车的行驶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整车成件货物等运量较大的货物的装卸和周转,同时还要保证直接换装比较大的货物的换装效率,汽车到达与货车到达时间要配合好。

整车成件货物使用叉车装卸,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使用起重机装卸,散堆装货物用装砂机装卸,粗杂品用抓车和翻斗车装卸,且由由货主自备。 (2) 选择场库设备与装卸线的配置形式

整车成件货物采用一台一线的配列形式,也可以是两台夹两线的配列形式,一线装车,一线卸车;站台的另一侧设置倒装货物需要的场地和道路;

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选用门式起重机,跨度一般为16—32m;装卸线在门架内偏向一侧,且长度要满足计算要求,并有一定的预留;

散堆装货物用装砂机,装卸线设在一侧,且装卸线中心线距离装砂机走行轨中心线应

3

保持8.22m;

粗杂品货物采用一线一台的配列形式,设在货场一侧; 总体原则:①成件包装货区应远离散堆装货区;

②集装箱货区应靠近长大笨重货区;

③考虑市区的位置以及风向等环境因素,散堆装货区应在货场的下风方向和远离市区一侧;成件包装货区最好设在货场上风方向和靠近城市一侧。

(3)计算场库设备需要面积及装卸线有效长度的计算 1. 场库设备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FQt(m2)365pQ—堆货场、站台、仓库、雨棚的年度货运量,t; a—发到不均衡系数; t—货物占用货位时间,d; p—单位面积堆货量。

代入原始数据,同理可得其他品类所需面积,列表如下:

各场库所需面积表 货物品类 整车成件货物 长大笨重货物 集装箱 发送 到达 合计 发送 到达 发送 到达 散堆装货物 发送 到达 粗杂品 Q(万吨) 32×0.8 18×0.8 40.0 14 10 8 12 12 --- a 1.3 1.2 --- 1.3 1.2 1.3 1.2 1.3 1.2 t(d) P(t/㎡) 2 3 --- 2 4 2 3 2 3 2 3 0.5 0.5 --- 1.0 1.0 0.26 0.26 1.0 1.0 0.30 0.30 F(㎡) 37 2841 88 997 1315 2192 4552 855 --- 2849 2959 发送 16×0.75 1.3 到达 12×0.75 1.2

2. 确定场库的宽度并计算长度

采用叉车作业时,仓库的宽度不应小于15米,且面积大于1000㎡时,宽度应为18m或者18m以上,这里仓库取18米;散堆场为装砂机,宽度一侧取7米;笨重场采用龙门式

4

起重机,宽度取44m;货棚取20米。宽度的取值影响场库所需长度,宽度取值时在合理的范围内注意配置好各场库的长度。其中,长度L=F/d,单位m,得“各场库所需长、宽、面积表”,例如长大笨重货物发送作业需要长度L=997/44=23(m),其他同理,计算如下:

各场库所需长、宽、面积表 场库设备 仓库 (成件) 笨重场 发送 到达 发送 到达 集装箱 发送 到达 散堆场 货棚 3. 分货物品类计算L铁和L货,从而确定装卸线的长度 (1)确定装卸线有效长度

发送 发送 面积F(㎡) 37 2841 997 1315 2192 4552 855 2849 2959 宽度d(m) 长度L(m) 18 18 39.05 39.05 39.05 39.05 18 18 18 203 158 26 34 56 117 48 158 1 (粗杂品) 到达 L铁l—货车平均长度,取14m; q—货车平均静载重,t/车; a—发到不均衡系数;

Qal(m)

365qcc—每昼夜取送车次数,一般小型货场取1,中型货场取2~3,大型货场取4。(因为我们设计的是大型货场所以取4) (2)存放货物所需的场库设备长度

Q年tL货(m)

365pdt—货物保管期限,d;

d—货物线一侧或两侧场库设备货位总宽度,单位m;

L需=Max{L铁,L货},即L需取L货,L铁中的较大者,并且要求是车长的整数倍(取14的整倍数)。

根据场库设备所需要的面积和所采用的宽度进行计算,为了便于管理,每节仓库的

5

长度按经常到达的最大车组来考虑。

将数据代入以上L铁、L货的公式,得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 t(d) c l q d(m) 场库设备 Q(万吨) a 仓库 发送 32×0.8 18×0.8 14 10 8 12 12 1.3 1.2 1.3 1.2 1.3 1.2 1.3 2 3 2 4 2 3 2 2 3 4 4 4 4 4 4 4 4 4 14 44 18 14 44 18 14 44 39 14 44 39 14 44 39 14 44 39 14 55 18 14 44 18 14 44 18 L铁 L货 91 47 40 26 23 31 27 45 31 203 158 26 34 56 117 48 158 1 L需 210 168 42 42 56 126 56 168 168 (成件) 到达 长大笨重场 集装箱 发送 到达 发送 到达 散堆场 发送 货棚(粗发送 杂品) 到达 16×0.75 1.3 12×0.75 1.2 集装箱货区应靠近笨重货区,以便集用装卸机械,长大货物的发送、到达与集装箱货物的发送共用一条货物线,集装箱到达作业货物线L需=112m。 4. 货物站台、仓库、货棚与装卸线的配置

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综合考虑配线,场库设备及各种设施的一般要求,确定各场库数量。矩形配置装卸线长、一次作业容纳车数多、减少调车钩、有利于成组装卸;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占地面积少,当在同一线路上向相邻的货位调移车辆比较方便,故在此设计中采用。

两台夹一线:一侧卸后车不移动即可在另一侧装;当装卸大致相等,提高货车双重作业系数,但调车复杂,排水不良,养护困难;适合发到作业量大致相等货场。

6

5. 布置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作业场地

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均采用门式起重机,跨度为22.5m,且装卸线布置在门架内偏向一侧;长大笨重货物和集装箱货物图形配例如下:

6. 确定相适应得装卸机械类型和数量

装卸机械的数量,应根据作业量及装卸机械的作业能力确定。计算时,一般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其一为满足作业量的要求,其二为满足规定的车辆停留时间的要求。

根据作业量计算:

Q货(台) Z Q运Z-所需某种机械的台数;

Q货-每昼夜用该类型机械进行作业的最大作业量,t;

Q运-一台机械每昼夜的运营生产率,t/d;

货物的发送或者到达的运量波动系数计算公式为:

Q月a= ,其中Q月 是指最繁忙月的货物发送或者到达量,t。

Q/12主要装卸机械的作业能力可参考下表:

机械名称 规格 桥式起重机 10吨以上 龙门起重机 10吨以上 汽车起重机 6吨以上 轮胎起重机 5吨以上 装砂机 链斗式 内燃叉车 1吨 电瓶叉车 1吨

7

生产量(吨/月) 20000~59000 12000~25000 8000~11700 8000~10000 14500~74500 2500~3500 2500~4000 (1)仓库采用电瓶叉车:

由上述装卸机械需要的数量计算公式

发送运量:Q=32×0.8×1.3/12=2.77(万吨);

机械数量最多2.77×10000/2500=11.08(台) 最少2.77×10000/4000=6.93(台)即需要机械数量:12≥n≥7。

到达运量: Q=18×0.8×1.2/12=1.44(万吨)

最多台数:1.44×10000/2500=5.76 (台) 最少:1.44×10000/4000=3.6(台) 需要机械数量6≥n≥4,确定叉车数量总共为13至15台。 (2)长大笨重场采用龙门式起重机:

发送运量:Q=14×1.3/12= 1.52(万吨)

龙门起重机台数最多:1.52×10000/12000=1.26 (台) 龙门起重机台数最少:1.52×10000/25000=0.61(台) 故确定1台

到达运量:Q=101.2/12=1.0(万吨)

龙门起重机台数做多:1.0×10000 /12000= 0.83(台) 龙门起重机台数做少:1.0×10000/25000=0.40(台) 故总共需要龙门式起重机2台。 (3)集装箱采用龙门式起重机

发送运量:Q=8×1.3/12= 0.87(万吨)

龙门起重机台数最多:0.87×10000/12000=0.72(台) 龙门起重机台数最少:0.87×10000/25000=0.35(台) 故确定1台

到达运量:Q=121.2/12=1.2(万吨)

龙门起重机台数做多:1.2×10000 /12000= 1.0(台) 龙门起重机台数做少:1.2×10000/25000=0.30(台) 故总共需要龙门式起重机2台。 (4)散堆场采用链斗式装砂机:

发送运量:Q=121.3/12= 1.30(万吨)

链斗式装砂机台数最多:1.30×10000/14500=0.90(台) 链斗式装砂机台数最少:1.30×10000/74500=0.17(台) 故确定取链斗式装砂机一台。 故可得各装卸机械数量表如下:

货物名称 整车成件货物 长大笨重货物 集装箱 散堆装货物 粗杂品 7.货场平面图的绘制步骤 (1) 绘制好货场的线路链接;

8

装卸机械数量 电瓶叉车13—15台 龙门起重机2台 龙门起重机2台 装砂机1台 电瓶叉车7台 (2) 绘制仓库、综合性站台、龙门吊、装砂机、卸砂机等设备(要考虑到车道的走行和在车道与走行线之间的距离要大于3.5m); (3) 绘制绿化带和围墙; (4) 绘制各种房舍;

(5) 对图中的各种设备房舍等进行标注。

六、货场平面配置的原则

1、成件包装货区应远离散堆装货区,以避免被散装货物灰尘所污染,并最好设在货场上风向和靠近城市一侧。

2、集装箱货区应靠近长大笨重货区,以便集中管理和共用装卸机械,提高装卸机械的使用效率。集装箱及长大笨重货区可布置在成件包装货区和散堆装货区之间,起隔离作用。 3、散堆装货区最好布置在货场的下风方向及远离市区的一侧,应和成件包装货区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保证货场内的整洁。

4、危险品货区和牲畜装卸货区应根据消防安全规则及卫生防疫规定,布置在远离其它货区的地方。在货场内设有危险货物专用仓库时,最好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5、货场与车站车场横列布置时,为了避免将来车场发展而引起拆迁仓库、站台等建筑物,应将成件包装件区布置在远离车场的外侧,而将散堆装货区布置在靠近车场的一侧。 6、 汽车道路取14米或7,道路边缘距线路中心线不小于3.75米,距货位边缘不小于0.5m。 7、线路曲线半径为300m,道岔采用9号道岔。道岔与装卸线间采用平滑连接。

七、评价本货场布置图的优缺点

本货场采用扇形布置。

优点:配线短、占地少,工程投资少;易于结合地形特点及与城市规划配合;货场内道路与装卸线交叉少,短途搬运与取送车干扰少;零星车流取送方便;便于货场扩建。该布置因货物装卸线布置在走行线的两侧,具有取送车作业时视线较好的优点。

缺点:车辆取送作业只能在一端进行,该端咽喉区的负担较重;取送车作业与装卸车作业有干扰。扇形布置与梳形布置相比,它的占地面积要更大些,对地形的要求更高一些。

http://m1.520gc.info/00/04.html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