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基础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细胞膜对物质转运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四种主要方式。
2.血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所组成。
3.血浆蛋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微循环血流的主要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是通过不断生成的___________来完成的。 6.胸内负压是由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差来决定的。
7.胰岛主要分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能够维持_____________相对恒定。 8.反射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射。
9. 根据突触的功能,可将突触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突触。
二、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反刍 2.心率 3.心动周期 4.呼吸: 5.激素 6.反射
三、 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
1.机体的内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 A 体液 B 血液 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
2.血液比容指的是被压紧的___________ A 血细胞与全血百分比 B 白细胞与全血百分比 C 血小板与全血百分比 D 血红蛋白与全血百分比 3.激活胃蛋白酶原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A 盐酸 B 醋酸 C 氯化钠 D 氯化钾
4.小肠液中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__________。
1
A.肠激酶 B.肠肽酶 C.肠脂肪酶 D.肠淀粉酶 5. 肾上腺髓质分泌__________ A 醛固酮 B 甲状腺素 C 肾上腺素 D 抗利尿激素
四、 判断并改错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错误的打“× ”,并将错误的在横线上改正。(每个2分,共1.家禽的肌胃主要靠机械性收缩磨碎食物。( )
2.每个心动周期中,从左右两心室射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 )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是单向性的。( )
4.当动物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时,会引起呆小症。( ) 5.胆汁中的胆盐有分解脂肪的作用。( )
五、简答题(每个5分,共20分)
1.简述血液的细胞成分各有哪些功能? 2.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 3.简述尿生成过程?
4.雌激素在生殖机能上有何作用?
六、问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
1.甲状腺激素有何生理作用?
2.试述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与出胞 2.血浆、血细胞
3.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4. 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 5. 组织液
2
10分)
6. 脏层胸膜、壁层胸膜 7.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8.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9.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二、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8分)
1.反刍:俗称倒嚼(dǎojiào),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2.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件事情发生的次数。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
3.心动周期: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动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收缩,其中右心房的收缩略先于左心房。心房开始舒张后两心室收缩,而左心室的收缩略先于右心室。在心室舒张的后期心房又开始收缩。
4.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5.激素:荷尔蒙。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6.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三、 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
1.D 2.A 3.A 4.A 5.C
四、 判断并改错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 ”,错误的打“× ”,并将错误的在横线上改正。(每个2分,共10分)
1. √
2. × 每个心动周期中,从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 3. ×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是双向性的。 4. √ 5. √
五、简答题(每个5分,共20分)
1.血液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具有缓冲作用。 白细胞:吞噬细胞与细菌,参与特异性免疫。
血小板:1)参与生理止血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通透性。
2.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为:
3
(1)盐酸:杀死入胃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等激素的释放。
(2)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后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肽键上,其主要产物是月示和月东。
(3)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层,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对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有重要意义。 (4)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它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复合物运至回肠后,便与回肠黏膜受体结合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3.尿的生成过程是在肾单位进行的,包括3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分子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囊腔,形成肾小球滤液的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指小管液内的水域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对小管液中不同的溶质进行选择性地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作用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将细胞生成的或血液中的某些溶质转运到小管液中。
4.雌激素与卵巢、输卵管、子宫以及阴道粘膜上靶细胞受体结合,引起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从而使上述这些靶器官生长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如在青春期前雌激素过少,则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发育;雌激素过多,则会出现早熟现象。
(1)卵巢:雌激素除了通过反馈调节经下丘脑-垂全间接影响卵巢活动外,对卵巢也有直接作用。实验证明,卵巢组织培养时,雌激素可加速其生长,雌激素可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FSH在雌激素的协同下,诱发并增加卵泡上LH受体,从而使卵泡对LH的敏感性增加。可见,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一方面通过正反馈诱导LH峰的出现;另一方面协同FSH使卵泡上的LH受体增加,有利于LH与期受体结合,并诱发排卵。因此,雌激素是卵泡发育成熟并抑卵不可缺少的调节因素。 (2)输卵管:雌激素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细胞、纤毛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活动增强促进输卵管运动,有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
(3)子宫:雌激素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发生增生期的变化。雌激素也促进子宫肌的增生,使肌细胞内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的含量增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肌的兴奋性增高,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其中的粘蛋白沿宫纵行排列,有利于精子穿行。
(4)阴道:雌激素可使阴道粘膜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缩短,上皮细胞增生,糖原含量增加,表浅细胞角化,粘膜增厚并出现皱折。糖原分解使阴道呈酸性(pH4-5),利于阴道乳酸菌的生长,从而排斥其它微生物的繁殖,所以雌激素能增强阴道的抵抗力,随着人月经周期与动物动性周期的变化,阴道涂片所显示的粘膜脱落上皮细胞类型,也出现周期性变化。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涂片以表浅细胞为主,雌激素水平愈高,则表浅细胞的角化程度愈明显。
六、问答题(每个10分,共20分)
1. 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以游离和结合两种形式存在,只有游离型的甲状腺激素才能发挥生物效应。甲状腺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其作用的部位可以在细胞核,也可以在线粒体或者细胞膜。 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主要包括:
(1)产热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使绝大多数组织得便耗氧率增加,产热增多,此作用称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热效应。
4
(2)对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的影响。主要包括:通过促进小肠对糖的吸收,促进糖原异生和肝糖原合成等影响糖代谢。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进游离脂肪酸的利用,使脂肪分解加速。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与所用的甲状腺剂量以及人体内是否缺乏甲状腺激素有关。生理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对生长激素发挥作用起协同作用。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则促进蛋白质分解,使肌肉消瘦无力。
(3)对水盐、维生素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水钠从肾脏排出,具有利尿作用。同时,甲状腺激素也是多种维生素代谢和多中辅酶合成所必须的激素,故过多或过少均能影响维生素的代谢。 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主要包括: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及成熟。在人类,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并增强生长激素对组织的效应。生长激素虽是促进生长的主要激素,但如缺乏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都可能减少,同时,它的作用也不能很好的发挥。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组织的发育、分化,使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来实现的。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在幼年时如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表现。
总之,甲状腺激素对人体多种代谢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甲状腺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 从机体各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除嗅觉纤维外,都要通过丘脑交换神经元,再由丘脑发出特异性投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故将这一投射系统称为特异性传入系统。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每一种感觉的投射系统都是专一的。大部分投射纤维与皮层第四层的大锥体细胞的胞体发生突触联系,而且终止的区域狭窄。这一系统主要包括皮肤感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传导途径。
特异性传入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可分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及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两部分。前者是指特异性传人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通过其短轴突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的中线核群等非特异性核团。这一段投射称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后者是指由丘脑非特异性核团向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弥散性投射,这段投射称为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传入系统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行道路,由于经过网状结构神经元的错综复杂的换元传递,于是失去了专一的感觉性质及定位特征。因此,非特异性传入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但不能产生特定的感觉。保留特异性传入系统,破坏脑干头端的网状结构,动物将进人持久的昏睡状态。在临床上可见当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压迫了中脑被盖、丘脑中线核群等处时,影响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对大脑皮层的唤醒作用,患者常处于昏睡状态。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多突触换元的上行系统,对某些药物比较敏感,易受麻醉药物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例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可能就是阻断了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递,而使大脑进入抑制状态。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