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不同历史时期的飞天
明觉居士
2017-06-20
北魏、东魏时期
早期壁画里的飞天,笔法简朴直率,不做繁琐的细节描绘,下笔直取本质。韵律感十
足,极其生动传神。
北魏 莫高窟257窟
这是一组主佛左侧的群体飞天。早期壁画里的飞天,受外传佛教影响明显,多是这种坦胸露体印度人形象。与直率迅捷的衣带相比,右侧灵动的火焰纹用笔更加轻松。
北魏 莫高窟254窟
北魏 莫高窟254窟
厚重的线条表现出肌肉骨骼的强健,衬托出衣裙和丝带的飘动飞舞。然而仔细对比衣裙和带的线条,则前者力量明显更为强劲一些。
北魏 裸体飞天
西魏 莫高窟285窟
上面这是覆斗穹顶斜壁上的飞天,中夹杂以禽鸟走兽、飞花流云。
西魏 莫高窟285窟
西魏 莫高窟285窟
西魏 莫高窟285窟
这两个飞天为明显的汉人乐伎形象。持阮拨弦,丝带在臂间穿飞舞动,笔法酣畅淋漓。这生动感来自笔尖上的自觉变化。试看琴弦的紧绷和手指的曼妙。再看,同样是飘逸,衣带的舞动和流云的迅疾有着自然的差别。正是这些,保证了画面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而非后来渐趋麻木的图案标本。
西魏 莫高窟249窟
西魏 莫高窟249窟
西魏 莫高窟249窟
西魏 莫高窟249窟
飞天的形态变化万端,偃仰纵横,张驰回旋…有的甚至不符合生活中的常见形态,但却符合力量节奏的变化规律。
北魏 山东青州佛造像
这组青州石刻造像中的飞天精妙绝伦。正好与绘画道理相互佐证。
靠近主佛内测的身体部位线条沉实稳重,而外侧伸向虚空的飘带摇曳飞扬,速度迅疾。细审从臂弯肢体间滑过的衣带如流水般蜿蜒而过,美不胜收。一根线所附着的物象,在不同的部位和受力作用下,轻重缓急,自然而然。看中央那座石塔沉重坚实,更衬托出飞天气质的曼妙。
北魏晚期 山东青州佛造像
东魏 山东青州佛造像
东魏—北齐 山东青州佛造像
飞天残件,这样美妙的形象几乎难以让人相信竟然是石头雕成的。魏晋那个时期的艺术品,仿佛由某种外星生物参与创造出来,后来外星人走了,就再也没有那样让人惊心动魄的神迹了……
南北朝时期画像砖
南北朝时期画像砖
南北朝时期画像砖
南朝画砖上的飞仙,线条变化精微入神,整体精力弥满。褒衣博带等大的物理关系自不必说,但看眉目手足处,这种气质的传达高华清旷,真非世间手笔。
北周 莫高窟290窟
北周 莫高窟290窟
北周 莫高窟290窟
这些一眼看过去很流畅的线条,从外在形状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感受却不会骗人。只有准确依顺了内在法则的线条组合,才会有如此的生命力。
隋唐时期
隋唐是飞天的全盛时期,形态制式、色彩情境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用笔承接前期,法度谨严正大,表现的主题意境也从佛传神话逐渐转入现实生活气息。
隋(敦煌420、419窟)
与北朝相比隋代的飞天更趋于灵巧多姿,柔若无骨的腰身扭曲变化、潇洒自如。这组飞天长带飘舞与左侧火焰纹相呼应,动势強劲。
隋(敦煌420、419窟)
飞鸾引驾,飞仙左右相随,左侧两个轻盈的飞天之间一兽面人身力士,张牙舞臂,阔步疾行。整个场面交汇成一个恢宏盛大的韵律的漩涡,仿佛梦幻世界。
隋(敦煌420、419窟)
初唐 莫高窟329
藻井莲花穹顶,四飞天环绕飞行,动静相宜,形势各殊,美轮美奂。
初唐 莫高窟329窟
初唐
初唐
初唐 莫高窟321窟
依衬着高高的?筑和树木,飞仙凌空飞落,再加上自行飞落的腰鼓、笛箫等乐器,给人以忽入现实的亲切感。几缕翔云极大辅助了飞仙的优美韵势。丝带的前后穿插及与塔的安定对比,这身临其境的视觉震撼就是那时的3D大片!
初唐 莫高窟321窟
但看飞云与飘带,相同的形态,不同的线质,丝毫不乱。
初唐 莫高窟321窟
初唐 莫高窟321窟
初唐 莫高窟057窟
初唐 莫高窟057窟
初唐 莫高窟057窟
初唐
初唐
盛唐 莫高窟217窟
盛唐 莫高窟217窟
古人没有过山车,却有上天入地、穿云飞栋的自由笔尖!
盛唐 莫高窟217窟
盛唐 莫高窟320窟
盛唐 莫高窟320窟
盛唐 莫高窟320窟
中唐 榆林025窟
中唐而后,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已渐露疲惫。
中唐 榆林025窟
这个飞天的丝带已显得臃肿,线条前后间的力量对比没有了盛唐时的灵动。右边的莲花亦显平板。
晚唐 莫高窟012窟
晚唐 莫高窟012窟
看此幅,飘带、云朵丶衣纹的线质趋同,生动感减弱。
晚唐 莫高窟012窟
宋元时期
敦煌飞天,由宋至元,实际上已成绝响,墙壁上只留下一个象征性的符号。造型越来越精工细密,而用笔的精神力量渐次衰退。
宋
宋
宋 莫高窟76窟
宋 莫高窟76窟
宋 莫高窟76窟
整体节奏的平均,无论花边卷草纹还是主体的流云飞天,线条力量都孱弱少变。飞天已飞不动了。
元 莫高窟003窟
元 莫高窟003窟
元 莫高窟003窟
元代这几幅飞天,衣纹飘带和祥云几乎用了同样的线条,行笔速度也没什么变化。当用笔丢失了自然这个依据时,线条就变为只能勾画一些好看图形的工具。墙面上那神游万方的蓬勃生命力再也不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数字敦煌图片提供
来源 | 千山学馆
欢迎您关注十方丛林微信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