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调节能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目前节能产品琳琅满目,广大用户难以区分,为方便大家识别,选用合适产品,特将节能产品分成五类分别加以分析,希望对用户进行节能改造有所帮助。

对一般公共建筑中的写字楼、宾馆、商场而言,中央空调的耗电要占总耗电量的40-60%,而且是最适合进行节能改造的部分,结合中央空调为主对节能产品分类,对用户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代产品以水泵节能改造为主,采用中央空调水泵变频节能控制技术,单一的压差或温差控制,压差控制一般节能幅度在水泵上能达到10-30%,而温差控制相对于压差控制更进一步,能实现泵系统40%的节能幅度。这在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通常占5-10%(一般占当月电费的3-6%)。此类产品的价格一般为1800-2500元/KW不等,其中优秀代表厂家有上海裕生、深圳康灿等,投资回收期在1.5-3.5年。

第二代产品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处理、模块化控制结合变频技术,多点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在传统的变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控制,使该控制系统能动态跟随温度的变化动态调整所需的实际负荷。这样能达到主机节能10-30%,水系统节能60-80%,可以使整机节能达到20-40%左右。这在第一代产品是不可能做到的,其中以汇通华城、桂林三环为典范,其市场指导价格为4000-7000元/KW,投资回收期在2-4年。

第三类产品,基于第二代的节能控制系统,第三代节能产品采用整体优化的思想,对中央空调整体进行改造,其中包括空调主机制冷剂的替换、风机盘管清洁、抗耐磨剂的添加等等且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然后选择第二代的变频控制系统,使中央空调整体达到25-50%的节能效果,此为“洁能王”智能优化系统(由上海洁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独家提供)。其市场价高出二代产品不多,但用户总体节电效果明显上升,但投资回报期却缩短,一般在1.5-3年,且该单位可免费为客户购买保险。

第四代产品整体智能优化改造,通过《节能超市》聚集行业资深节能专家,在行业内不断采纳价廉物美的节能产品,针对每个客户不同的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创造最高的综合节能率,

在中央空调上加装第三代“洁能王”智能优化系统,同时为该单位的照明、电梯、锅炉、热水系统、恒压供水等安装相应的节能控制系统,使该用户总能耗降低18-30%,采用第四代产品整体智能优化改造时,用户总体节电效果最明显。同时可为客户提供保险和终生维护,投资回报期为1.5-3年,节能超市对信誉良好客户可提供垫资。

第五代产品为最佳环境质量下的节能改造,此类节能改造的目的在于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环境质量和降低综合维护成本、延长设备寿命,中央空调温差控制在正负0.5度,避免温差大波动的同时又提供了足够的新风,还采取定期消毒;综合自然光线的变化、电网电压、自动使室内光照充足又健康,极其环保;对地下车库进行强排风;降低废气污染等等,相对而言虽会稍许降低总体节能效果,但用户环境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上新台阶。这是当前节能改造中最应该积极提倡的,也是未来节能改造的方向。目前《节能超市》已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初步具备了为用户在最佳环境质量下的节能改造能力。同样《节能超市》对信誉良好客户可提供垫资和保险服务。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可以把节能产品按对用户效果由低到高分为五大类,具体选择时还有二个要诀:

1、 除抓住中央空调这块最大节能空间入手外,尚需请专业节能公司优化设计,借鉴到经验又省时、省心,保证实施的成功率。

2、注重整体效益,在测算节能投资回报率的同时也应考虑降低维护成本,延长寿命等综合效益,同时尽可能通过购买保险,提供垫资,把风险分散开!

以上节能产品五大类的分类和二大实施介绍,希望对用户轻松进行节能改造,又能产生最好的节能综合效益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

空调系统的动力能耗如果拓展延伸开来讲就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涉及大量的政策机制、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三方面工作,斑竹的论题可以说是涵盖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 1、节能设计:

就要求设计者必须运用相关能耗模拟预测和优化软件对所设计项目进行动态模拟预测与

优化。我国全部核心算法自主技术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还有待于全面完善推广。当然节能设计的重点是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楼宇设备特别是空调动力的节能设计应是节能设计的重点分支。

2、新型吸湿性高分子材料和部品的开发应用:

夏季空调的大量能耗用于室内的湿度调节, 采用一些吸湿性高分子材料,可以在空气湿度高的时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转换围结晶水而封存在材料中,在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时又重新把水分释放回空气中。这样可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75%的舒适范围内,而不消耗能源。

3、通风装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

通过又组织的控制通风量和排风的热回收,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时间,还可时采暖空调期耗热量、耗冷量降低30%以上,欧洲在这方面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于空调更需要的是全热回收器。目前国内已开始有纸质和高分子膜式透湿型全热回收器,还已经研制成功了转轮蓄能型全热回收器。 4、各种热泵技术:

通过热泵技术提升低品位热能的温度,是能源供应系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是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发展如下:热泵型家庭热水机组、空气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水源热泵、地埋管式土壤源热泵。 5、降低输配系统能耗的技术:

在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调能耗中, 60%~70%的能耗被输送和分配冷量热量的风机水泵所消耗。这是导致此类建筑能源消耗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大规模集中供热系统,负责输配热量的各级水泵的能源消耗也在供热系统运行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分析表明这部分能量消耗可以降低50%~70%,因此降低输配系统能源消耗应是建筑节能中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中潜力最大的部分。

由于设计和设备选择的粗糙,我国建筑内的风机、水泵绝大多数的运行效率都仅为30%~50%,而实际这些风机、水泵的最高效率大多可达 75%~85%。如何通过调节改变风机水泵工作状况,使其与己有管网相匹配,从而在高效工作点工作,是对风机水泵和管网技术的挑战。仅这一技术的突破,就可使输配系统能耗降低一半,因此是具有巨大节能效益的挑战。目前国内外都朝着这方面努力,但尚无创新性突破。

目前变频器的质量已很可靠,且成本足够低。采用变频风机、变频水泵对流量进行调节已很普及。但大多数采暖空调的输配系统的结构设计, 还是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基于阀门调节的输配系统,没能真正发挥变频调速的作用。水泵的能耗一半和风机的能耗25% ~40%都消耗在各种阀门上。彻底改变输配系统结构,去掉调节阀,用分布的风机、水泵充当调节装置, 即不是用阀门消耗多余能量,而是用风机水泵补充不足能量,这可以使输配系统能耗比目前降低50%~70% (还不包括提高风机、水泵效率)。目前国内外都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有一些成功的工程实例。但需要大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包括满足这种调节性能的恒流量特性的风机水泵的研究, 新的输配系统结构与设计方法,新的调节理论与方法等。可能更重要的还有改变工程技术人员的传统观念和设计运行方法,才能使这一方式最终广泛应用。 为降低输配系统能耗,目前已认识到应尽可能用水代替空气作为传输媒介,从而可以较小的能耗为代价输送更多的热量冷量。而通过管道输送水所需要的能耗还可进一步通过在水中添加减阻剂来降低。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采用某些减阻剂可使管道阻力降低到20% ,这将极大地降低输配系统能耗。但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如何提高这种方式的稳定性,消除其对传热过程的不利影响,并降低其造价,避免减阻剂本身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技术问题。 与减阻剂方法相对应的是采用功能热流体方法。将相变温度在系统工作范围内的相变材料微粒掺混于水中,制成\"功能型热流体\",可以通过相变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可在小温差下

输送大量热量。这就可以大大减少循环水量,从而使输送能耗降低到原来的15%~30%。目前这一方向的研究中,清华大学己研制成这种流体,大量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传热特性。但最终在工程中全面推广还要解决稳定性、成本等诸多难点。该方向的工作主要针对降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有效的技术突破可使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调能耗降低40% ,这相当大型公共建筑的总能耗降低20%。 6、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近年来在改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其将室外新风除湿后送入室内,可用于消除室内产湿,并满足新鲜空气要求,而独立的水系统湿18~20℃的冷水循环,通过辐射和对流型末端来消除室内显热。有效地提高了冷源的利用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