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建设规模日益增 大,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工程体量、高度、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形式多样化,技术复杂程 度 越来越高,施工现场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不断增多,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目前,建 筑施 工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但普遍缺少对重大危险源 实施 预测和风险评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较多地用“经验”管理,随意性较大,麻痹心态 严重,缺 少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数据说话的现场监督管理方式,以致于重、特大死亡 事故得不到有效遏制。
1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OO等有矢条 款是逬行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施工安全危险源存在于施工活动 场所及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包括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不符合的结果和施工过程的各种 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只有能辨识危险源并找到根源,才能对其进 行有效监控。 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指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主要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 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有尖。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1)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提升架等)、模板和支撑、人工挖孔桩、基坑(槽)施工, 局部结构 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⑵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大型起重设备的安装、拆除、运行过程中,因违规操 作等原因造成的坍塌、机械伤害及物体打击。
⑶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 设施、人员未配系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4) 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
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5) 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等发生高空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6)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等,造成人员
伤亡、 建筑及设施损坏等。
⑺人工挖孔桩(井)、隧道凿进、室内涂料(油漆)及粘贴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 气体中毒等。
⑻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用现代化信息,抓住市场变化动态,加强工 程成本管理,提高成本降低率,运用计算机、软件 > 网络等现代化信息管理工具,提高信息 处理速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工程成本控制必须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抓住设计、施工、合同、信息等相应控 制重点,应用价值管理・成本目标及计划、管理体系、经济活动分析等管理工具,采取工期- 成本同步法等措施方法严格控制,实现花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项目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最 大化。 施工场所周围地段重大危险源存在于施工过程现场并可能危害周围社区的活动,主要与工程项 目所在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矢。主要重大危险源有:
⑴邻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区的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顶 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往往引起地面、周边建筑和城市运营重要设施的 坍塌、塌陷、爆炸与火灾等。
⑵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幵裂、倒塌 等。
⑶邻街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临空(街)作业面,因无安全防护设施或不符合要求 造成脚手架♦滑模失稳等坠落物体(件)砸死砸伤人员等。
(4)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设计方案、操作、防护等原因造
成 施工场所及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损坏、人员伤亡等。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大致由作业风险、地质因素、环境因素、设备 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组成,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人的 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施工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⑴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 险;⑵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风险;⑶总包监督不到位,以包代管构成风险; ⑷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⑸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 成风险;(6)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构成企业管理风险。
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未及时遏
制时突然发生,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人 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又有 环境因素,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状态(疲劳、疾病)、技能高低、管理好坏等。 表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数(L)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 完全可能,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可以设想,但咼度不可能 极不可能 10 6 3 1 实际不可能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的分数值(E)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逐日在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非常罕见的暴露 10 6 3 2 1 表3可能结果的分数值(C) 分数值 可能结果 灾难许多人死亡 非常严重数人死亡 严重重残或死亡,严重职业病或死亡 100 40 15 7 3
重大暂时性重伤或轻残或造成一般职业病 一般轻微的可恢复的伤害或轻微疾病症状 引人注目不利基本的卫生健康 1 表4危险分数值(D) 危险等级 分数值 危险程度 I n m IV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320 160 〜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可设置为重大危 险源等级) 70 〜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20 〜70 稍有危险,可被接受 V < 20 全因素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当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引发事故,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 全因素。在建筑施工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机械 设备'材料等五大方面。
2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所有已经识别的危险源严重程度进 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容许性、确定风险等
表5危险源风险评估 序 危险源 号 危险类别 何人或何物 可伤害结果 能受伤害 风险评估 L E 3 3 6 3 3 6 C 风险级别 D 采取措施 1 2 3 赤巳重塔吊 物料提升机 施工电梯 多人伤亡财 坍塌、高坠、 作业人员机 械 机 3 产损失 人员伤亡财 坍塌'高坠、 作业人员机 械 机 产损失 6 多人伤亡财 坍塌'高坠、 机 坍塌、高坠 坍塌、高坠 坍塌、高坠 I停工整 40 360 改 II立即整 15 270 改 II立即整 15 270 改 皿限期 15 135 整改 II立即整 15 270 改 15 270 II立即整 改 作业人员机 械 产损失 人员伤亡 外架作业 人员 人员伤亡 外架作业 人员 作业人员 3 3 6 3 高度低于 4 24m外架 高度超过 5 24m外架 6 深基坑 多人伤亡 7 高支模 焊接金属切 坍塌、高坠 触电、火灾 触电、火灾 作业人员 多人伤LL I停工整 6 6 3 6 6 15 540 改 皿限期 15 90 整改 皿限期 7 3 136 整改 皿限期 108 整改 皿限期 操作人员现场 人员伤亡财 设施 作业人员 8 割 9 外电防护 临边洞口防 2 产损失 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3 6 10 护 防护用品佩 作业人员 高坠物体 打击 作业人员 高坠机械 伤害 11 戴 3 10 3 90 整改 级,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风险评价中,常按照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强度,确定 其可能性等级,并按照导致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其严重性等级,然后综合可能性与严 重性两种评价,得出风险程度的等级。
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 对于建筑施工类,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 评价3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 ⑴直接判定评价法。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
(2)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工地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起重机械、电气设
备设施 ' 吊装作业、明火作业 ' 危险化学品等)。 ⑶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根据D=LxEx
C公式,得出风险影响等级D。D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下将举 例说明了建筑工地常见的危险源按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
⑷故障树分析法(FTA)(或称事故树分析法)。以故障、事故、事件为起点,作为顶上事 件,然后按照逻辑尖系,分析其可能产生后果的原因、失效状态。 施工安全风险LEC评价法
主要介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主要因素的分数, 然后根据总的危险分数来评价其危险性。危险性即用下式表示: D (危险性)=LEC
其中: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危险严重度。三 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表1〜表4。
将收集的信息按上述标准评分,并计算三个指标的连乘积,得出D值,并按照表四所列的分 值区域判断其风险程度。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危险源发生的基础 性的工作,应当引起广大施工企业的重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 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