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___________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09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论》 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姓名 夏永斌 学号2010204335

2010级 5班

题目及要求:1、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2、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任选一题,层次清楚,论述全面,700字左右,5号宋体,A4纸打印)

1、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一,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上,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角度来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换言之,邓小平是基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命题的。

第二,邓小平的出发点绝不在于从理论上给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一个规范的界定和学理的说明,而是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予以动态的价值说明。

第三,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揭示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和资本主义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有着剥离的可能性。但在马克思的设想中,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占有是作为共产主义的前提和基本特征而存在的。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占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并不是作为前提而是作为任务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因此,首要任务就是依托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实现这种可能性,获取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首要内容,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第四,关于“共同富裕”,邓小平使用过社会主义的目的、特征、特点、原则、最大的优越性等概念。总体而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邓小平是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目标使用的。在马克思看来,“共同富裕”无疑是未来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的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但他也指出,由于这个社会的存在,“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显然,相对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个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而言,“共同富裕”无疑具有阶段性和基础性目标的特征。当我们承认“共同富裕”所具有的阶段性和基础性目标的意义,也就确认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主要是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

得分 签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