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 Tesenongye 油菜垄覆膜沟植栽培增产分析 雷发林 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种植甘蓝型杂交油菜。 因春季气温低,温度回升慢,播种后出苗时间长,苗期植株生 长缓慢,加上生长后期又易遭早霜冻的危害,不能保证其正 常成熟。采用机械垄覆膜沟植栽培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一难 题。从5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来看。平均产量3001.5千克,公 顷,比对照产量2181.0千克/公顷,平均增产820.5千克,公 顷,增产幅度为37.6%,这为高寒地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增产原因 1.增温 机械垄覆膜沟植甘蓝型油菜.在生育期间进行地温测 定,与不覆膜栽培相比较,耕层5厘米日平均地温可提高 0.8—7.5℃,特别是在油菜生育前期增温更为明显。幼苗期日平 均增温7.5℃左右,初花期增温1.5℃左右,终花至成熟期增 温0.4 ̄0.8 ̄C左右;10厘米以下其增温趋势也大体相似,不过 在终花至成熟期增温差距有所缩小。 2.保墒 覆膜后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能起到很好的保墒效 果。由于土壤中不存在重力水.采用地膜覆盖后又加大了热 梯度差,增大了土壤深层水分的向上转移。又因地膜覆盖阻 隔而不能全部蒸发,形成表层土壤水分增加。在不同生育期 测定0~20厘米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垄覆膜栽培与不覆膜栽 培相比较,幼苗期土壤含水量提高2.64%。初花期提高 3.70%,终花期提高7.57%,收获期提高9.22%。 3.提高肥料利用率 采用地膜覆盖可减少氨态氮的挥发和硝态氮的流失。主 要是因为膜内温度的提高和土壤容重的降低,土壤孑L隙度增 加,为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加速了土壤中有 机物质的分解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有效养分增加,改善了土 壤中养分供应状况。在成熟期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垄覆膜 与不覆膜相比较。碱解氮增加80.8毫克,千克,全氮增加 0.0503%。速效钾增加17毫克,千克。 二、增产机理 1.生育期相应提前 覆膜后,由于地温的提高,促使油菜生长加快,从出苗到 成熟比不覆膜的生育期明显提前。将南门峡镇西山根村和七 由 塔尔村的生育期记载比较看。垄覆膜栽培油菜提前7—10天 出苗,提前5-9天开花,提前8-9天成熟,能够保证正常成 熟.而不覆膜的就不能保证正常成熟。 , 2.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覆膜后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表土疏松,通透性好,有 利于根毛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在不同生育阶段对“青杂3 号”油菜植株进行测定,抽苔期地膜覆盖栽培的根系平均长 度比不覆膜栽培的增加2.72厘米、根茎直径增加0.70厘米、 根鲜重增加7.94克。干重增加0.99克;初花期根系长度增加 3.8厘米,根茎直径增加1.10厘米,根鲜重增加13.06克,干 重增加7.54克:终花期根系平均长度增加3.6厘米,根茎直 径增加0.80厘米.根鲜重增加21.12克,干重增加6.28克。 垄覆膜栽培的油菜根系长而粗。根毛密布,扩大了根系对营 养和水分的吸收范围。 3.植株生长发育加快。由于前期的增温作用,垄覆膜沟 植油菜生长快,茎增粗,叶片数增多,叶厚而色深,叶面积增 大。通过在抽苔期、初花期和终花期三次测定,垄覆膜栽培植 株的平均叶片数比不覆膜栽培植株的多1.2—44.6片,叶面积 增加1316.61—1457.17平方厘米.叶片鲜重增加42.78—52.79 克.叶片干重增加2.79 9.06克。茎秆鲜重增加17.0—209.69 克。茎秆干重增加0.96—25.17克。株高增加9.3—56.7厘米。 4.经济性状明显增加 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甘蓝型杂交油菜采用垄覆膜沟植技 术.单株有效分枝数增加2.4 6.2个,无效分枝减少1.4—5.1 个,主花序长度增加6.1-9.8厘米,主花序角果数增加16.6— 18.2个.单株角果数增加233.5 687.4个,单株产量增加 15.O2—34.59克.千粒重增加0.28—0.74克。 (青海省互助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