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探析 ■王 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手难写无素材作文。看近 三、关注时事热点。聚焦社会百态 文章要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贴近现实的文 几年的高考作文,不难发现,高考满分作文很少单纯 地写人记事或干瘪地论证道理,都有好的素材在支 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 现在高考选拔人才的原则 撑着内容。由此可见,只有积累鲜活的、丰富的、经典 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远去,学识、境 的作文素材,并且合理运用,文章才能生动饱满,深 是“择优”。在当今时代,“优”应该是才智、刻而感人,才能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而目前学生作文 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每每苦于无物可写,为了应付 只能胡编乱造,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作文中常 常出现“假”、“大”、“空”、“抄”现象。学生想写出有血 有肉、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必须要有材料,而这些材 料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积累。这就要求 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立足学校这 个小圈子,多关注社会,多看看世界,从多方面多角 度积累素材,为高考作文注人生动的活水。 一、立足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写作材料从何而来呢?观察生活,固然是积累写 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阅读课外书籍,也是积累材料的 好方法,但这些对分秒必争的高中生来说又显得奢 侈。语文课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也是学生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找到课本与作文命题的契 合点,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就能出奇制胜。面对一个 新的作文题目,大家往往因为对于课本素材太熟悉 而放弃从中寻找素材,手中抓着课本的优秀篇章,眼 睛却四处寻找着“适合的素材”。视珠玑而不见,入宝 山而空归。课本内的文章,是经过编者千挑万选后得 出的古今中外的精华部分。有真实的历史记载,也有 虚构的寓言故事;有美丽的神话传说,也有浪漫的民 间故事;有爱恨情仇,有生离死别;有中国元素,也有 异域风情;有古人的足迹,也有今人的脚步。可以说 古今兼有,中外并收,是一个名副其实包罗万象的作 文素材库。所以熟读课文,把课文中的某些内容信手 拈来有机地运用到作文之中,不失为写好作文的一 种巧妙手段。 二、关注生活万象。品昧酸甜苦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由源头活水来。”生活也是 写作的源泉,高中生要关注生活万象,做生活的有心 人,而不是旁观者。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人有意识 地从生活中选取材料,用我们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句 话、一个举动、一个场面来命题。希望学生从课本中 跳出来,参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如 2012年高考天津卷“鱼不知水是什么东西”、安徽卷 “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上海卷“心灵中闪过的微 光”等。这些作文题目新颖鲜活,富有生活情趣,也符 合新课程标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 历和情感体验”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万 象,关注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事物。平时要养成记 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酸甜 苦辣。留心生活细节,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父母的 谆谆教导和细心关爱,老师的良言相劝或鼓励,抓住 生活中这些打动人的细节,也是高考文章能够出彩 的地方。 界、情怀的优胜者,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所以,用感 时沈国的时代焦点考查学生,不仅可以选拔出具有 真才实学的人,还能发现敢于担当时代使命的杰出 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用智 慧的目光透析社会、聚焦热点。 ̄fl2012年高考江苏卷 作文“忧与爱”、山东卷的“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 任”,2011年高考北京卷“鹿特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 金牌的讨论”、新课标卷的“中国崛起的巨大变化” 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这些作文题目都直接或间 接地以社会热点,焦点命题,考察学生的家国情怀、 道德境界以及社会实践力等综合水平。这就要求学 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把眼光投向社会,关注社 会上发生的事情,能够积极讨论社会热点,并透过热 点素材的表象,挖掘其实质,提炼出个性飞扬的思 想,表达出富有理性、思辨的观点。 四、关注热点人物。谱写人性赞歌 历年的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大都在热点人物上 做足了文章,或全篇运用一人之素材,尽情演绎;或 借助二三人组合成文,尽显其妙。热点人物或是国家 政要,或是科技精英,或是体育健儿,或是艺苑新秀, 或是荧幕明星,或是网络红人……热点人物材料又 是某一类事物或思想的代表,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具 有典范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些人物素材都融入 了新鲜和时尚的元素,具有一定的轰动效应,且内涵 丰富,意蕴深刻。一旦入文,不但能成为文章的主体 内容,增加作文材料的亮色,而且具有亲和力和视觉 冲击力。这就要求学生随时随地、积极主动地去捕捉 热点人物,通过浏览报纸、杂志、网页,收听电台节 目,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筛选、积累材料,了解他们 的喜怒哀乐,把握他们的成败得失,总结他们的人生 经验,并寻求相关评价,由此形成自己的个性感悟。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要深刻理解,强化记忆。要了 解这个人物的生平简介;知晓人物的事迹和人格魅 力,并有自己的感悟,归纳出这些材料适用的话题; 熟记住这个人物的经典话语;了解一些别人对这个 人物的评价。做到这样的话,学生会在作文时挥洒自 如、游刃有余。只要积累、运用热点人物素材,“他”就 是你高考作文的拯救者和保护神。 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苟子云“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都告诉 我们一个道理:积累很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胸中 无物怎能下笔如有神!高考作文命题虽然是不断出 新,难以预测,但只要勤于观察生活,留心触动你的 点点滴滴,关注热点现象,学习成功人士,脚踏实地 做生活的有心人而不是旁观者,关心家事国事天下 事,目光高远,腹有诗书,定能写出锦绣文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