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河北省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河北省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河北,这片富饶的燕赵大地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丰富的资源、质朴的

人民,便捷的交通,它是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其经济发展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一、 2011年,河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生产总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整体处于中游水平

2011年,我省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全年GDP增速为11.3%。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GDP总量处于第5位。

2、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增速排名靠前

2011年,我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1%。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17个行业增长在2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9%,比全省工业快8.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55.5亿元,增长34.8%。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排名第3位,高于周边的辽宁、山东、北京,低于天津。 3、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整体水平居中

2011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分别比上年加快2.2和1.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力度加大,增长42.9%,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8.8%,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增速为35.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3.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处于第5位,高于周边的天津、北京,低于山东、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第4,高于周边的山东、北京,低于辽宁、天津。 4、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相比增速排名处于前列

2011年,我省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8和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6%,其中,城镇增长26.5%,乡村增长37.8%,乡村市场快于城镇11.3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处于第5位,高于周边的辽宁、北京、天津,低于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第3,高于辽宁、山东、北京,低于天津(

5、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相比出口增速仍有优势

2011年,我省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增长28.3%,同比分别回落17.2和10.6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出口总值仍不及其他省市;而出口增速排名第2,高于周边的山东、天津、辽宁、北京 6、财政:保持平稳增长,相比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2011年,我省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25.4%和30.4%,同比提高6.1和5.7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水平处于第8位,低于周边的山东、北京、辽宁,高于天津;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3,低于天津、辽宁,高于北京、山东 7、物价:涨幅回落,相比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于最高水平

2011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涨幅较前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7.7%和10.9%。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7%。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其他省市,分别比周边的北京、辽宁、山东、天津高0.1、0.5、0.7、0.8个百分点。

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去得的成就,有其独特的优势。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河北省位于渤海湾的中心地带,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国内国际港口,物流顺

畅。河北又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随着国家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大开发,京津冀一起化的进程正在加快,河北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河北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具有优势。另外,天然气、水资源也很丰富,这就为河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后的先天优势。(2)人力资源。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驻人口中,15-64岁人口为53841435人,占总人口的74.93%,这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尚处于红利期;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42511人,占总人口的9.74%,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由于近邻京津,京津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对河北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

要想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河北省不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同时要必须把握住机遇,并找出合理地应对措施。

三、河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河北省的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虽然已有些进步,但总的来说技术含量还不高,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不足,这就造成了部分产品生产成本高、出售价格低的被动局面。鉴于此,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科技要素融入到新产品当中,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创建支柱性基础产业,建立颇具规模的工业聚集区,实现聚集区的示范带动效应。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是绿色产业,要把第三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如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大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做好技能培训、劳务合同管理等后续管理服务工作。

3.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承接京津转移产业。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已形成了资金、技术、物资、人才全方位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在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河北省的经济振兴,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融入京津冀这一大区域,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4/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是一个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既是经营城镇的需要,也是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的需要。河北省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期间有大量的土地上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极具吸引力。土地的放量供应既调整了住房供应结构又改善了住房供求关系。实施“三年大变样”使得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裕,有力地维护了房价的稳定,解决了当地居民的住房困难,推动了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5、投融资模式科学创新。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战略的推进,资金供求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河北省在2008年开展的“三年大变样”中投入资金1400亿元,2009年约投入3000亿元,距8000亿元的计划尚有很大的差距,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在河北的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信贷市场紧缩的宏观背景下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要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努力打造城镇建设融资新平台,就要综合运用主体融资、土地经营、规划引导、政策撬动、资本市场、项目招商等有效途径,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联动机制,多渠道解决资金供求矛盾问题。

解决河北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就要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三位一体综合发展模式,使之相互促进协调推进;就要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综合施治,提升“三化”水平;就要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配套经济、园区经济和劳务经济,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河北特色,这样才能够将河北的经济做优、做大、做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